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5-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A(“触网年龄低的青少年”错)
    2.(3分)B(A项说法绝对;C项曲解文意;D项因果关系不当)
    3.(3分)C
    4.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首先点出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途径,然后从多方面具体分析,最后加以总结。②局部采用并列结构,分别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等层面具体分析。(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树立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身的人文精神。②培养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不参与网络暴力。③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辨别能力,谨防网络暴力和欺诈。(共6分。每点2分,围绕“价值观”“健康文明”“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D(A项“不讨大家喜欢”错误,从文中大家开玩笑的语气看,李成器没有不讨大家喜欢;B项“因为名声不够响亮”“沉浸在美梦中”错误;C项“充分表明他是一个深受封建迷信影响的农民”错误)
    7.(3分)D(“纯用口语”错误)
    8.①袁隆平和李成器等人的矛盾冲突。对于落选院士一事,李成器等农技员愤愤不平,袁隆平无动于衷并加以劝说。②袁隆平和鲍大饼等村民的矛盾冲突。村民们诚心跪拜袁隆平,袁隆平摔碎菩萨玉雕并给村民下跪。③袁隆平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他对院士落选内心平静,却为百姓的跪拜深深感动。(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
    9.①突出了袁隆平淡泊名利、爱国爱民的形象特点;②写袁隆平此时的心境平和,与后文袁隆平被百姓感动形成对比,使戏剧冲突更集中;③采用讲故事的手法,让剧本结构更加精巧,吸引观众兴趣,增强可读性。(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A(正确标点为“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11.(3分)D(“在北面”错)
    12.(3分)C(“九江王既然已起兵反叛,不需要灭掉楚国”曲解文意)
    13.(1)现在您不与万无一失的汉国交好,却要把自身托付给将要灭亡的楚国,我暗中对您的这种做法困惑不解。(共4分。“与”“窃”“惑”各1分,译出大意1分)
    (2)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共4分。“鄙”“远”“陪”各1分,译出大意1分)
    14.①一针见血,指出九江王不见自己的心理,进而指明这正是自己此次出使的原因。②分析利弊,指出九江王见自己有利而无害。(共3分。1点1分,2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C(“颈联上句写空间,下句点时间”错)
    16.①如今国家实现了统一,往日的军事堡垒西塞山,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②触景生情,抚今追昔,抒发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③借古讽今,告诫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④同时也表达了内心深处的隐忧和提醒统治者要以前朝兴亡为借鉴的良苦用心。(共6分。每点2分,第1点必答,后面3点任答两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1)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2)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3)示例1: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示例2: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6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18.(3分)D(颠覆:倾覆,翻倒,也比喻用阴谋破坏而非直接用武力从根本上推翻。推翻:用武力打垮旧的政权,使局面彻底改变,也指根本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大放异彩:闪耀着无比灿烂的光辉,散发出奇异的光彩或色彩,比喻有着优异的表现或是突出的成就。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惊艳:面对美好事物而感到吃惊。惊异:感到意外,奇怪,惊奇诧异)
    19.(3分)B(错误类型为“主语不一致”,“被动”运用不恰当)
    20.①意义紧密相连。“湛蓝”和“天青”都是元青花的颜色,两两相对;“松烟”和“釉色”、“呈显”和“凝结”、“艳丽浓烈”和“清新淡雅”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展现了元青花的制作工序,表达了对青花瓷之美的赞叹之情。(共5分。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21.(3分)B(“探春因为自己是发起人,自荐担任诗社的社长”错误,应该是李纨自荐担任诗社的社长)
    22.参考示例:姐妹们,清风明月,泉石环绕,春日居处,颇为可喜。有宝姐姐和林妹妹这样的大才,我辈当也能效仿谢安东山聚会,吟诗作赋,方不负女子平生志气。宴会已经备好,且待诸位美女大驾光临。(共6分。内容包括邀请对象、参与诗会、期待到来各1分;表明不让须眉的女子志气1分;表达不拗口难懂,体现朋友圈媒体特点,语言生动2分)
    【译文】
    前天晚上刚雨过天晴,月色清新得如同梳洗过的样子,我因为珍惜这个难得一见的清净美景,怎么忍心就此睡下,当时已经三更,我依然徘徊在庭院门槛前,没有提防寒风露水的侵袭,以致感染了风寒。昨天得到哥哥亲自来抚慰,嘱咐我安心养病,后来又派丫鬟细心问候,而且还把新鲜荔枝和颜真卿的墨迹送给我,对我病痛的关心是多么深切啊!妹妹虽然没有什么才华,姑且贪婪地住在泉水、奇石环绕的园中,但也对宝姐姐和林妹妹的文采很羡慕。庭院楦榭前清风明月,可惜没能以宴会的形式邀集作诗的人;在自得其乐的环境下,也许可以醉酒传杯,吟诗作对。怎么能说掌握深远学问的才子,只能是男人;姑且凭着像谢安隐居时那样的高雅聚会,让我们这些女子一展所长。如果能请到二哥哥乘兴而来,亲身加入诗社,妹妹将扫除一地落红,期待你的到来。
    四、写作(60分)
    23.参照2021年新高考I卷作文评分标准评分,建议以44分为基准分。
    立意参考角度:①传递中国声音;②弘扬传统文化;③坚定文化自信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十一月,癸卯日,汉军使者随何来到九江王(黥布)处,九江的太宰出面接待他,连过三天仍未能见到黥布。于是随何便劝太宰说:“九江王之所以不接见我,必定是由于他认为楚国强大,汉国弱小。而这正是我此次出使的原因啊。假如能让我见到九江王,若说得有理,就是大王想要听到的;倘若说得不对,就把我们二十人斩首在九江国的街市上,这将足够表明九江王背叛汉王而与楚王相交好了。”太宰便把这些话报告给了黥布。黥布于是召见随何。随何说:“汉王派我敬呈书信给大王您,是因为我们私下里有些疑惑,不知大王您和楚王是个什么关系。”黥布道:“我是面朝北以臣子的身分侍奉他。”随何说:“大王您与楚王项羽同列诸侯,地位相等,而您却面北向他称臣,肯定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作为九江国的靠山了。但当项王攻打齐国,背负修筑营墙的墙版和筑杵,身先士卒地冲杀时,您本应出动九江国的全部兵力,亲自率领他们去为楚军打先锋,可如今却只调拨四千人去支援楚军。面向北侍奉他人的臣子,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吗?汉王攻入彭城时,项王还没离开齐地回师,您理应率领九江国的全部兵力抢渡淮河,奔赴彭城投入与汉军的日夜会战,可您却拥兵万人,而无一人渡过淮河,只是袖手旁观人家的胜负。把江山社稷托付给别人的人,原本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吗?您这是借依附楚国之名而想要行独立自主之实,我私下里认为您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然而您还不背弃楚国,不过是因为您认为汉国弱小罢了。但是,楚国的军队虽然强大,天下的人却给它背上了不义的恶名,这是由于它既违背盟约又杀害义帝的缘故。而汉王联合诸侯,率军回守成皋、荥阳,运来蜀和汉中的粮食,深挖壕沟,加固营垒,分兵把守边防要塞。楚军则因反攻荥阳、成皋,深入反楚的梁地八九百里,老弱残兵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汉军却只坚守不出战。这么一来,楚军进不能攻取,退又无法脱身,所以说楚军是不足以依赖的。如果楚军战胜了汉军,各诸侯便会人人自危而相互救援。这么一来,楚军的强盛,倒恰好招致天下的军队都来与它抗衡了。所以楚国不如汉国的形势,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您不与万无一失的汉国交好,却要把自身托付给将要灭亡的楚国,我暗中对您的这种做法困惑不解。我并不是认为九江国的兵力足够用来消灭楚军了,而是觉得您如能起兵反叛楚国,项王就必定得留下来,只要拖住项王几个月,汉王夺取天下就会万无一失了。我请求随您一起提剑归汉,汉王保证会划分一块土地封给您,又何况九江国必定也仍旧归您所有啊。”黥布于是说:“那就遵命了。”即暗中许诺随何叛楚归汉,只是一时还不敢走露风声。楚国的使者在九江,住在客舍中,正加紧督促黥布发兵援楚。随何径直闯入客舍,坐到楚使者上面的座位上,说:“九江王已经归汉,楚国凭什么能来征调他的军队?”黥布听了大吃一惊。这时楚国使者便起身要走。随何乘势劝黥布说:“事已至此,可以就杀掉楚使者,不要让他回去,而您即火速投奔汉王,与汉军协力作战。”黥布道:“就按您指教的办。”于是杀掉了楚国使者,趁机起兵攻打楚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