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晓出黄山寺 [宋]高翥 晓上篮舆①出宝坊②,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锺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注】①篮舆:竹轿。②宝坊:对寺庙的敬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点题,“野塘”一句概写沿路景色,“尽\“字写出眼前春光之明媚,传达出诗人满心愉悦之情。 B.颔联“穿松影”一句表明作者从山上下到山脚,登上了坦途,既有空间上的转移,又有时间上变换。 C.宋诗常富理趣,本诗尾联阐释了大自然的美好风景只有与朋友一起欣赏,才更能体味其美的哲理。 D.“杖藜”一词表明诗人在美好春光的诱惑下,终于从竹轿上走下来,漫步田野,仔细欣赏了。 16.后人评价这首诗的颈联“诗中有画”,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C(对哲理的理解错.“莫匆匆去”“不要忙”表明诗句强调的重心是:欣赏美景要细细观摩,慢慢体味,才能深入认识美的真谛,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16.①颈联描绘出一幅由绿草、碧溪、菜花、杨柳构成的春日田野风光图。 ②构图上,岸上的草,岸下的水,低处的菜花,高处的杨柳,高下错落,层次分明。 ③色彩搭配上,草色、溪流、菜花、杨柳,绿黄相映,浓淡相间。(满分6分,每点2分,类似表达亦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