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放言五首①(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②能诈圣,可知宁子③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④。可怜光彩亦何殊。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①《放言五首》是白居易被贬江州的途中所作。②臧生:春秋时期的救武仲,奸诈之徒。③子:宁武子,孔子称其大智若愚。④照乘:明珠。 19.这两首诗都富有理趣,《其一》中,诗人提出 是辨别真伪的重要方法;《其三》中,诗人指出若要辨得真伪,需经过 的考验。 (各填一个词语,2分) 20.简析两首诗在说理方法上的相同之处。(6 分) 答案: 19.比较(1分),时间(1分) 20.(1)用典说理。第一首用“藏生”“宁子”为论据,说明人往往会被表面所遮蔽,难辨真伪;第二首用“周公”“王莽”为论据,论述时间可以检验事物真伪。(2)借用形象说理。把抽象的议论,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如“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试玉”“辩材”。(3)假设说理。如“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每点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