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其一) 》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4-06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苏轼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①有怀子由弟(其一)
    苏轼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
    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
    无人可诉乌衔肉②,忆弟难凭犬附书③。
    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余。
    【注】①疲苶(nié):困惫。②乌衔肉:《汉书·黄霸传》记载,黄霸为颍川太守,派一位廉吏出外察访,嘱其保密。这个廉吏不敢住宿邮亭,只好在路边弄饭吃,却被乌鸦衔走了肉。黄霸得知后予以安慰。③犬附书:《晋书·陆机传》记载,陆机在洛阳,常靠一条骏犬和家里人往来传达书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出蝗灾之严重。飞蝗如烟雾般,弥天塞地自西而来,迅猛密集如秋天急雨。
    B.诗人称“新法清平”,一切安好,其实是以揶揄口吻表达对美化新法的官员的愤怒。
    C.颈联以乌鸦衔肉来衬托蝗灾中生灵之苦。乌鸦尚且如此,百姓生活自然更加困顿。
    D.诗人以陆机与家人骏犬传书的典故做对比,抒发自己思念弟弟却寄书无由的感伤。
    2、苏轼在写给朋友的信中称自己:“虽怀坎壈(困顿,不顺利)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本诗正是苏轼这种自我评价的写照,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
    1、C.“颈联以乌鸦衔肉来衬托蝗灾中生灵之苦”错误。“乌衔肉”是一个典故,并不是写实。诗人以该典故抒发自己为官之艰难,治蝗之辛苦。
    2、①自身遭遇困顿:上任密州却遭遇蝗灾;年华渐老却“穷苦”不得志;治理蝗灾劳碌奔波却无人可诉;思念弟弟却音讯难通;部分官吏昏聩愚昧,一味美化新法。
    ②遇到尊崇君主,泽惠生民之事,全力做好:虽诸事艰难,诗人为国为民,依旧要努力治理蝗灾,处理好蝗灾的善后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