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山西省运城市发展联盟2021-2022年度3月份高二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4-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2022年度3月份高二阶段性检测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下 ,随着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从事文学批评、发出自己的批评声音,成为一件相对容易的 事情。  因此 ,在当前的文学批评场城中 ,围绕文学热点与现象,往往形成多种声音并存、众声喧 哗的批评景观。  在此情境下 ,我们应该践行一种怎样的批评伦理呢?
    首先 ,要尊重审美差异性,倡导具有包容性的批评文风 。  文学批评在本质上是一个审美、判 断和阐释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批评主体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的差异性,会带来审美的差异性。  因此,面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甚至同样是肯定性的判断,也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逻辑、不同的阐释方法。  这一特征是由批评主体的个体差异性和作品本身意义的丰富性所决定的,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  要尊重这种审美差异性,而不是追求审美的绝对 性、单一性、排他性。  当下文学批评场域的很多论争其实是忽略了这种审美差异性而产生的讨 论,很多论争看似热闹,实际是无效的;其根源在于大家在不同的维度上讨论问题,自说自话,无 法产生真正的对话和争鸣,这无疑是一种批评资源的浪费。
    其次 ,要坚持文学批评的客观性 。  文学批评是一种审美判断活动 ,必须坚持好处说好、坏处 说坏的客观立场和批评精神。  批评主体要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严格审美与谨慎判断,才 能创造出具有说服力的批评文本。  当前存在一种畸形的批评现象,即很多批评者以否定批评对象为荣,刻意追求"批评家,的形象标签,有时甚至为了否定而否定,故意夸大不足和问题。  要知 道 ,否定和肯定作为阐释的两条轨道并不存在价值上的高低之分。  否定并不能证明否定者的水准高人一筹,肯定也并不说明肯定者的能力低人一等。  无论从哪个向度展开批评活动,都需要 将客观性作为前提,而非一味地肯定或一味地否定。
    最后,要深刻认识到文学批评的根基和力量在于学理性,要以学理性建构批评的专业性和 权威性。  弗莱认为:"文学批评是思想和知识构成的大厦,能够凭借自身而独立存在。,文学批评
    要建立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必须做好自身的学术建构。  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因素极为重 要 。  一是知识结构 。  文学批评作为批评主体与作品的对话结晶 ,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和认知的深化,其基础在于知识和思想,缺乏这一基础,对话就无从谈起,审美和甄别也无法进行。  二是逻 辑性和学理性。  批评的阐释过程是以逻辑结构思想并形成文本的过程,缺乏逻辑性和学理性的 文本仅仅只是一种观点的合集,并不具备说服力。
    作为一种思想的容器和观念的载体,文学批评需要对话。  在对话过程中,无论是肯定还是 否定 ,都是有价值的批评向度 ,但不管是哪种路径 ,都必须以包容性、客观性、学理性为前提 。  失去了这样一个前提 ,批评本身的有效性和说服力都将大打折扣 ,同时极易滑出文学和学术的边 界,演变为一种无效的实践或扭曲的闹剧。
    (摘编自辛文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批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播媒介的多元化有利于文学批评发出更多的声音,形成众声喧哗的批评景观。 B.批评主体存在着个体差异 ,对同一部作品 ,不同的批评者会做出多样性的评价。  C.文学批评者对文学作品所作出的批评并没有价值高低之分 ,只有客观与否之别。
    D.文学批评的权威性建立在学理的基础上,这要求文学批评者不断提升自身学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当下的文学批评现状切人,引出论题,并以设问的形式引出后文的论述。 B.文章论述了文学批评中存在的审美差异性 ,以否定文学批评中论争的必要性。   C.文章引用弗莱的言论强调了文学批评必须做好自身的学术建构 ,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包容性、客观性、学理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追求文学批评的审美唯一性是徒劳的,因为批评主体存在差异,作品意义丰赡。 B.以否定批评对象为荣的畸形批评现象,就是不坚持文学批评学理性的主要表现。 C.即使在学术边界之外故意夸大文学作品某一方面的问题 ,也是有其审美价值的。 D.文学批评者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展思想视野,其作品就有极高的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13日在京落下帷幕,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 动者。  但由于缺乏清晰合理的分类标准,职业教育一直被视为普通教育的,衍生品.和,附属 品.。在一些人心中,职业教育,低人一等.。
    针对这些问题,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  分类考试招生、,1+x.证书制度试点、国家学分 银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 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在天津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改革突破。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率先实现在一所学 校内构建起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批599名职 业教育本科生已经毕业,学生就业率远高于普通本科。
    在西藏 ,职教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从2018年的70%、 2019年的89% ,跃升到2020年的95.17% ,真正实现,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户家庭.。
    (摘编自胡浩翟永冠《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释放了哪些信号?》,海外网 2021年 4月 13日)
    材料二3
    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最 缺工"的100个职业中,"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占比最高,新进排行24个职业中,有17个与制 造业相关。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一项面向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职业院校 学生不愿选择当"蓝领"。  多重因素导致职业院校学生不再青睐"蓝领":61.9%的受访职业院校 学生会因一线生活枯燥单一而不愿意去制造业基层,61.04%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对制造业基 层的工作前景不看好,52.87%则是觉得工作环境差,40.01%认为基层工资低,31.35%则因为 工作中交友图子太窄而不愿去一线工厂。
    因此,不能只告诉学生,上职业院校"好找工作",而应该是"找好工作",这就要求制造业改 变传统的行业形象,提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
    (摘编自熊丙奇《让职业院校毕业生由"好找工作,变"找好工作,》,《羊城晚报》2021年12月16日)
    材料三3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青海省财政始终高度重视 职业教育发展 ,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的政策导向,保持职业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每年投入2.4亿元,对全省中职学生免学费、免教材、补助国家奖助学金,并建 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生均补助达到4700元;对高职学生建立"奖、贷、勤、助、补、免"相结 合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面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提高10%;投入资金21.3亿元,支持省属四所 高职院校迁建项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和水平;每年投入7亿元,实施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将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支持打造了一批特 色鲜明、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 ,培养了一批专业能力强、社会紧缺急需的人才。
    (摘编自赵静《青海省职业教育投人仅次于义务教育》,《青海日报》2021年10月 07 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职业教育为我国累积培养了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但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
    B.职业教育缺乏清晰合理的分类标准,导致其与普通教育地位不平等,并成为普通教育的 "衍生品,和"附属品,。
    C.我国不断出台各类改革举措,比如分类考试招生、"1+x,证书制度试点等,职业教育面 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D.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构率先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 率连续三年增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最缺工,的职业中,与制造业相关的职业占比最高,可见我国制造业人才供需矛盾 突出 ,这将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发展。
    B.调查显示,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不愿选择当"蓝领,,这与制造业的工作方式、发展前景、 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密切相关。
    C.青海省财政始终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 ,确保教育经费全额投向职 业教育,并保持职业教育投人稳定增长。
    D.青海省对中职学生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对高职学生建立学生资助体系,对高职 院校不断投人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6.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拾       穗
    王往
    拾穗要趁早 。  小布总是天一 亮就去拾穗 。  去迟了 ,那些老奶奶就把穗子全拾光了  。   小布在   腰间拴了根草绳子 ,把布袋子的一角系在绳子上,就在五月的槐花的清香里出发了。  起得再早, 她也会碰见拾穗的老奶奶。  别看这些老奶奶躬腰驼背的,走路快着呢,一只手来回划着,头一点  一点的 ,好像风里起伏着的麦穗。  小布紧紧地跟着她们,不敢有半步落下了。
    不过 ,先到麦田拾起第一根麦穗的还是小布 。  快到麦田时 ,小布就会奔跑起来 。  那些老奶 奶就在后面笑:小鬼豆子,能干呢,哪个跟你抢哟!
    早上的天色变化是很快的。  平原上的太阳没遮没拦,上升一点,天就明朗一点,田野就开阔  一点。  开始的时候 ,处处是潮漉漉的 ,鸟儿的叫声也带着露水,麦田上空像晾晒着刚洗的白纱。 小布和老奶奶们弯着腰,踩着被夜露浸软了的麦茬,一块一块田拾过去。  猛一抬头,天就高了, 明朗了 ,阳光已经铺到没收割的麦子上了。  麦芒像一把把的梳子,把阳光梳得均匀,把光线梳得  透亮。  通向村庄的路上,已经有拿着扁担和镰刀的人奔着它们来了。
    这个时候,拾穗的人就要回家吃饭了。  田野里响着招呼声:
    "陈奶哎,回家吃饭啦。,
    "就走啦 。  你拾了不少嘛,冯奶。,
    "没你拾得多哟,你格老不死的腿脚快!,
    "呵呵,新麦还没打下,不吃新麦子我才不死呢。  走啦—,
    小布听着就格格跟着笑。  老奶奶们也催她,这个说:"小鬼豆子,走啦!,那个说:"吃了饭,再 来哟,小鬼豆子!,
    她们越催 ,小布越要再拾几根 ,让她们急 。等她们走出田头 ,她跑着跟了上去 。  她们边走边 比着谁拾得多 ,比来比去 ,还是小布拾得多。  冯奶奶就说:"小鬼豆子眼尖,比不过她的!,陈奶奶  也跟着说:"眼尖 ,人也精 ,这丫头哪家娶去哪家有福气!,小布脸上红,心里高兴。  沉沉的袋子不  时撞一下她的腿 ,让她心里装满实实在在的欢喜。
    吃了早饭 ,小布又去拾穗了。
    在一块田头 ,小布碰上了陈奶奶和冯奶奶 。  陈奶奶和冯奶奶坐在田梗上歇着呢 。  小布看到  她们俩之间有一棵站着的麦子,就伸手去掐穗子。  刚要掐到 ,陈奶奶一手拉住了她。  冯奶奶也 直朝她摆手。  小布说:"谁叫你们不要的,就在你们腿旁,你们看不见嘛。,
    陈奶奶说:"我们都看见了,这麦子不能拾。,小布问:"怎么不能拾呀9,
    陈奶奶说:"小鬼豆子,你不懂吧,这棵麦子是主人家故意留下来的。,"这叫留种子,,冯奶奶 站起身子说 ,"留下了种子 ,来年才有收成啊。,小布说:"哦。  可是我刚才拾的那块田就没有看见  田头留下一棵呢。,
    陈奶奶说:"那我们快去看看。
    小布就把她们带到了那块田里 ,田头果然没有留下一棵麦子。
    陈奶奶说:"这家人,真糊涂,这事也能忘了,唉。,
    冯奶奶蹲下去,抠了一个小坑,说:"陈奶奶,拿一根麦来栽上。
    陈奶奶栽上麦子,冯奶奶就用土培上了。
    两个人的眉头这才展开。
    冯奶奶说:"小布,记着,以后别拾人家留种的麦子啊。,小布说:"奶奶,我记得了。,
    陈奶奶又说:"人不也是这样嘛,你看这一田的人,这一庄一庄的人,都不是像麦种生麦子一 样,一个个的,一代代的生出来了。
    小布的脸全红了,她背过了身子。
    吃了午饭 ,小布又去拾穗了。  傍晚时,小布和陈奶奶、冯奶奶碰到了一起,她们的影子落在 麦茬上 ,夕 阳跟着她们走。  小布默不作声,陈奶奶和冯奶奶不住说话。
    "你老说我是老不死,告诉你,我能吃上新麦子,你呢?"我呀,我不会比你少吃一顿,就是不 知能不能吃上新米。"
    "你能吃上新米,我恐怕不行了,人家说像我这种病活不了5个月呢,这都过了5 个月了,老 天爷哪能让你拖到秋天。"
    "我也不行了,想拖到秋天,难,昨晚还吐血了,唉,我比你先得的病,能跟你一起吃上新麦 子 ,我就自足了 ,你格老不死的,多活一天,我就跟着你活一天。"
    小布一回头 ,看见她们已经到她身边了。  小布就奔跑起来 ,吓了她们一愣。
    小布跑到田头,又顺着田梗跑到很远的一块空地里。  她坐在地上,放声哭起来。
    秋天到了,稻子熟了,风在大平原上滚动,一望无际的稻子垂下穗子,沙拉沙拉地响着。 稻子熟了 ,又收了 ,每家的田头照例留着一棵。
    小布又去拾穗了,傍晚时,小布拾了半袋子稻穗,在田梗上歇了一会儿,又去拾了两根最饱 满的,给陈奶奶和冯奶奶送去了。
    陈奶奶和冯奶奶就在田头的河坡上住着。
    她们坟头的芦花全白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布天一亮就去拾穗,但也会碰到拾穗的老奶奶,表现出她们的勤俭,为后文写小布与 两位奶奶的故事作铺垫。
    B.两位奶奶夸小布眼尖,陈奶奶拿小布的婚姻大事开玩笑,她们的话语让小布既感到害 羞,又感到高兴。
    C."小布的脸全红了,她背过了身子,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暗示小布可能拾了别人留在 田头的麦穗。
    D.小说选取了拾麦穗和稻穗的情景,情节上主次分明,并通过景物描写,巧妙地从前一年 过渡到后一年。
    8.小说较多的篇幅写陈奶奶和冯奶奶的语言,表现了她们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9.小布为什么要拾两根最饱满的穗子送给两位奶奶?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梁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 ,姓萧氏 。  初 ,皇她张氏尝梦抱日 ,已而有娠,遂产帝。  帝生而有    异光 ,状貌殊特,有文在右手日"武"。及长,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帝与沈约、谢脁、王融等 并游焉 ,号日"八友"。融俊爽 ,识鉴过人 ,尤敬异帝,每谓所亲日:"宰制天下,必在此人。"寻以皇
    考艰去职,归建邺。
    建武二年 ,魏将王肃、刘袒攻司州刺史萧诞甚急 ,齐明遣左卫将军王广之赴救,帝为偏帅隶 广之 。  后遣徐玄庆进据贤首山 ,魏绝其粮道 。  众惧 ,莫敢援之 ,惟帝独奋请先进。  于是广之益帝
    精甲,衔枚夜前。  失道 ,望见如持两炬者,随之果得道,径上贤首山,广之军因得前。  时王肃自攻    城 ,一鼓而退 ,刘袒有疑心 ,帝因与书 ,间成其隙 。  一旦有风从西北起阵云随之来当肃营寻而风
    ~~~~~~~~~~~~~~~~~~~
    回云转还向西北帝日:"此所谓归气 ,魏师遁矣。"令军中 日 :"望麾而进 ,听鼓而动。"肃乃倾壁十
    ~~~~~~~
    万,阵于水北,帝扬麾鼓噪,响振山谷,敢死之士,执短兵先登,长戟翼之。  城中见援至,因出军攻  魏栅,魏军表里受敌,因大崩。  肃、袒单骑走,斩获千计,流血绛野。  得肃、袒巾箱中魏帝敕日:
    “闻萧衍善用兵 ●勿与争锋●待吾至;若能禽此人 ●则江东吾有也 o"
    帝少而笃学●能事毕究●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然烛侧光●常至戊夜o修饰国学●增广生  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o于是四方郡国●莫不向风o爱自在田●及登宝位●躬制诏诰"谋"奏诸  文●又百二十卷o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草隶"尺牍"骑射●莫不称妙o 身  衣布衣●木绵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o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o
    然仁爱不断 ●亲亲及所爱愆犯多有纵舍●故政刑弛紊o每决死罪●常有哀矜涕泣●然后可奏o       (节选自《南史.梁本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旦有风从西北起/阵云随之来/当肃营/寻而风回云转/还向西北/
    B.一旦/有风从西北起/阵云随之来/当肃营寻/而风回云转/还向西北/
    C.一旦有风从西北起/阵云随之来/当肃营寻/而风回云转/还向西北/
    D.一旦/有风从西北起/阵云随之来/当肃营/寻而风回云转/还向西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武皇帝,指皇帝的庙号和谥号。  高祖一般是开国皇帝的庙号。  .武"通常是朝廷授 予在军事方面有突出功绩的前任帝王的谥号。
    B.艰,指父母的丧事。  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 考,以尽孝道。  文中的.皇考艰"也可称作.丁内艰"。
    C.衔枚 ,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 。  枚的形状像筷子 ,两端有带 ,可系于颈上。  古 代军队在夜行军时,通常会令士兵衔枚。
    D.四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四更又称四鼓、丁夜、鸡鸣。  如.鸡 鸣人机织 ,夜夜不得息"中的.鸡鸣"指的是四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武帝出身兰陵萧氏,母亲张氏做梦抱日而孕,他出生就有一种异常的光,相貌特殊,右 手有文为.武"字。
    B.梁武帝年少勤学,长大后进人竟陵王开创的西邸文人集团,成为.竟陵八友"之一,尤为见识过人的王融看重。
    C.梁武帝能谋善战,通过写信给王广之,造成王肃和刘昶的矛盾,又通过望气,预言魏军败 退 ,决定趁机进攻。
    D.梁武帝博学多通,朴素节俭,勤于政务,在位期间,取得了卓著的政绩,当时四面的郡国, 没有不臣服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城中见援至 ,因出军攻魏栅 ,魏军表里受敌 ,因大崩 。(5分)
    (2)然仁爱不断 ,亲亲及所爱愆犯多有纵舍 ,故政刑弛紊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沦浪o
    风含翠僚② 娟娟净 ●雨衰③ 红菜冉冉香 o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o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o
    [注]①本诗作于客居成都时 。  ②徐:细小的竹子 。  ③哀:通.泡",沾湿、滋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