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葛亮《文笙》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3-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笙
    葛亮
    因为去工人夜校,文笙与码头的工友们,渐渐熟识。一开始,他并不很习惯。但是,渐渐地,混迹于他们之间,竟给他带来了许多的快乐。他们的粗鲁与生猛,构成了文笙经验之外的生活,并且潜移默化。
    在那个仲夏的夜晚,教室里厚积的暑热包裹着他。
    周遭的沉寂,令这份热更为确凿与煎熬。有两个工友,被日本人带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是课堂上最为活跃的两个年轻人,他们的热情,经常使得这课堂沸腾起来。此时,思阅走到了人群中间,以一种克制的眼神,望着大家。
    一个年长的工友,终于站起来,说,我不赞成罢工。没了我们,他们可以再找人。兵荒马乱,都在争这一口饭吃。到时候,家里的老婆孩子谁来养活。再说了,就靠我们几个,日本人果真就能放了人?
    半晌,终于有一个大胡子,以低沉的声音说,谁不是拖家带口?现时是我们几个。我们出了声,难保也不被捉进去。可真是动静大了,也难保没有更多的人跟上来。老师上课教我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娘的,谁又是谁好欺负的。
    思阅走到讲台前,回转过身,说,为什么,为什么认定自己只是被踩、被人烧的草?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做燎原的火。
    人们沉默了。这时候,突然响起了一个明亮清激的声音,好,就让我来放这头一把火!这份请愿书,我带头签一个。
    叫做浦生的青年,挤过了人群,走到思阅面前。他拿起笔,在一张纸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好了,恭敬地递给思阅,说,老师,我的名字,是你教我写的。如今总算有了用处。
    更多的人,举起了手。那张纸在一片臂膀的丛林中传递。到了老工友面前,他愣了愣神,说,奶奶的,豁出去了。也在请愿书上签了字。
    递到了凌佐手里,他似乎并未犹豫,龙飞凤舞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又递给文笙。文笙在激情的挟裹下,也签了。
    请愿书回到思阅手中,她看着密密麻麻的签名,神色凝重。忽然间,她无声地举起了拳头,唇间轻轻翕动。文笙看到,更多的人举起了拳头,口中念念。他知道,这是暗语,也是口号。本应响彻云霄,但此时却在这教室里造就了无声的声浪,膨胀、充盈,引而不发。
    在这如同静默的仪式中,这一天的课堂结束了。工友们三三两两地向外走,谁也没有说话。文笙和凌佐也转身离开,这时候,他们却听到了思阅肃穆而清晰的声音,卢文笙,凌佐,你们留下来。
    他们俩面对着思阅。在这已然空旷的房间里,思阅的声音忽而也放大了,渺渺地传过来。你们知道,在请愿书上签字,意味着什么。这是很严肃的事情,不是儿戏。你们是学生,不能参加。
    凌佐轻轻地说,我已经不是学生了。思阅说,你们来上课,父母并不知道。你们的行为,要对父母和家里负责。
    凌佐抬起眼睛,定定地看着思阅,说,我无父无母。
    思阅的脸色黯然,她轻轻问,卢文笙,你呢?
    文笙低下头。突然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他抑克着涌动的情绪,慢慢说道:入寇未灭,何以家为。
    这时他的耳边突然响起掌声。他回过头,看见一个花白头发的中年人,立在自己眼前。这男人穿着长衫,眉宇清俊。脸庞却是劳力人才有的黑红色。
    他对文笙伸出了手,嗓音中气十足,小兄弟,说得好。
    文笙便也握住了那只手。这手握得十分有力,感觉到掌心粗粝,生着厚厚的老茧。
    思阅看见是他。态度也很恭敬,唤道,韩先生。
    又说,他还是个孩子,是我朋友的学生。
    男人朗声大笑,说,学生,学生怎么了。五年前,你也不过是个学生。这国家的天翻地覆,靠得正是学生。没有学生,何来“五四”。
    男人顿一顿,又说,现如今,队伍需要的,正是像你,像两个小兄弟一样有文化的人。
    思阅沉默了一会,终于说,我经过几年的历练,也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始终未离开过校园,于眼前你我的事业,至多是纸上谈兵。
    男人的面色沉郁下来,吴思阅同志。你读的书多,纸上谈兵也分境界。《三国》里有马谡,也有大败关羽的陆逊。书生藏龙卧虎,小看不得。
    思阅勉强对他笑了一下,说,先生对他们两个,真是抬爱了。
    中年人也笑了,作了个揖,说,吴老师,先走一步。
    文笙与凌佐向思阅告辞。天已经黑透了。两个人走在海河边上,都没有说话。近在身侧的巨大货轮,猛然响起了汽笛,轰隆地塞进了耳鼓。
    这时,却听见有人唤他们,小兄弟。是男人浑厚的声音。
    凌佐走过去,似乎有些惊喜。他犹豫了一下,学着思阅叫这人,韩先生。
    男人笑一笑,说,我在等你们。
    凌佐有些意外,他看一看文笙。文笙问他,先生,你是什么人。
    男人又笑,笑声在这夜里的空气里波动起来。他反问,你们看我是个什么人。
    凌佐想一想,认真地说,我看你是个做大事的人。
    那人依然笑,笑罢问道:那么,你们可想跟着我干一番大事。
    这时候,他们听到擦火柴的声响,火光里头,他们看见男人点燃了一支烟。这人脸上的轮廓,在夏夜里头,是红亮的熔岩颜色。
    文笙终于问,先生,你从哪里来?
    那人依然笑,笑容却在无知觉中清淡,他面对两个年轻人,神情渐渐肃然,答,延安。
    (节选自葛亮长篇小说《北鸢》)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阅既是在夜校教授知识和文化、关爱学生的好老师,也是党的地下工作者、进步思想引领者。
    B.年长的工友不赞成罢工也没有签名,他认为家里都有老婆孩子要养,而且这么做也不一定有用。
    C.浦生一笔一画带头在请愿书上签名,体现了工人阶级在夜校学习中,思想上正不断变化和觉醒。
    D.思阅和韩先生对学生是否应该参加请愿活动的观点并不一致,主要是因为两人阅历、见解不同。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二、三小节的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天气的闷热,又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气氛,烘托出人们内心的压抑。
    B.“臂膀的丛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了受到进步思想感染而积极响应解救工友行动的夜校工人之多。
    C.小说通过外貌、动作与心理等细节描写,正面刻画了韩先生这一革命者形象,表现他对进步学生的引领。
    D.小说结尾点明“延安”后戛然而止,却又余味悠长。既暗示了小说主题,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8.小说中出现了工友与工友、思阅和学生、思阅和韩先生、文笙与韩先生等多重人物对话,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和效果?
    9.有人评价本文是一篇“成长小说”,讲述了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在革命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请以卢文笙为例,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成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6.B
    7.C
    8.①多重对话便于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展现人物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多重对话层层推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多重对话有利于将话题引向深入,凸显文章主旨;④对话平实而又精彩,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有真实感。
    9.①生活态度的转变,从一开始不习惯码头工友生活,到后来习惯他们的粗鲁和生猛并潜移默化;②思想的进步,从“激情的挟裹下”在请愿书上签名到主动发出“入寇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迈之语;③精神的成长,从原来对革命斗争的(情感冲动)自发状态,到接触并感受到革命思想后的自觉状态。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年长的工友不赞成罢工也没有签名”说法错误。年长工友不赞成罢工,但没有说就不愿意签名,后来他还是签名了。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C.“小说通过外貌、动作与心理等细节描写”分析错误。文章没有运用心理描写刻画韩先生,是从卢文笙视角出发(侧面)去描写韩先生的外貌、动作、神态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