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善人 [捷克]雅罗斯拉夫·哈谢克 “真善人”行善俱乐部委员会,在十二月初结账的时候,发现他们还有一百二十克朗的现款。于是委员们便聚集在俱乐部的房间里,商量在圣诞节以前怎么样更好地利用这笔款项。 满脸酒气的主席正在喋喋不休地大谈孤儿寡母,甚至还脸色阴郁地讲起,一个在圣诞树上上吊的穷寡妇的秘史。可接着他却打起嗝来,并让人去给他拿李子酒来。 这时, 出纳员又弄来三瓶啤酒,委员会这才又议论起这笔慈善基金的最适宜的用途来。当主席喝了两口掺在啤酒里边的李子酒后,建议在报纸上征求穷苦的孤妇五名,可是一定要在征求启事里讲清,只有那些清贫、拖儿带女、既贤德又正经的孤孀才能应征,并请他们在每天晚上五点至六点之间,来行善俱乐部交呈应征申请书。 对入选的寡妇,每人将发给二十克朗的救济金,五名一共一百克朗。还剩下二十克朗,而这笔钱又该怎么样处理呢。 委员们机智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决定用剩余的这笔款买酒喝。于是这样便把这笔慈善基金变成了一个整数。 从登报征求以来,效果很好。主席在每天晚上五至六点之间,坐在俱乐部里,一边喝着酒,一边面色阴郁地收着寡妇们呈交来的申请书。头一天就收了六十份,尚有二十份是邮寄来的。主席给弄得十分疲乏,心中很是焦躁,对行善之事已经不那么样热心了。这群源源不断地涌上门来的寡妇们,一个个吻着他的手,向他哭诉着,使得他没有好气。 有一个寡妇领进屋里十二个小孩子来,可怜的主席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盯视着那群相貌几乎完全相同的小家伙。只听母亲一声令下,他们便一齐大放悲声,并吻起他的手来。他们那副埋汰的样子,在主席的眼里更显得格外可怜。使得他几乎要从自己衣袋里掏出几个小钱来赏赐他们。 不料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一群人蜂拥着进入房间。这一次共有五个小家伙,由一个威风凛凛的女将率领。当她一见已经有人先来到这里,顿时脸上杀气腾腾,双脚一跳就扑向那十二个孤儿的“亲娘”,一连打了她好几个耳光。 “老娘才是真正守寡的人呐!”她厉声大叫:“你有汉子,整天吃鱼吃肉,却把全屋的小鬼们都弄这儿来骗人,你这个不要脸的!……” 主席又吃惊又害怕地呆望着这出全武行的开打。挨了耳光的妇人,在她的对手身上打断了主席的一把伞。这群小鬼们也互相揪斗着厮打起来,几下子便将书橱上的玻璃打得粉碎。 主席在盛怒之下,也抡起双拳投入了这场混战。多亏俱乐部的看门人及时到来撵跑了那位“亲娘”;小卖部的人员也闻讯赶到,轰走了那个刁妇,小鬼们也一个个溜之大吉。最后总算是安静了下来,这时才听到主席有气无力的声音: “快给我拿点白兰地来……” 将近六点钟的时候,二十杯酒已经进入主席的肚里。他将桌布抓扯过来胡乱盖在身上,在安乐椅上呼呼入睡了。可是,申请书却撒了一地。 当俱乐部委员们到齐了之后,主席正在隔壁的房间里的长沙发上闷睡呢。于是,他们大家便预感到一定是出了什么岔子。 这天晚上,这帮善人们的酒喝得很有节制,总共才喝了十五克朗的酒。扣除给书橱重新配上玻璃之后,慈善基金的现款,就净剩八十克朗了。因此,救济金的数目也只好相应削减,其结果是二十克朗的救济金的名单,一下就变为四人。 次日,改由出纳员来收申请书。这个人更不是块好饼。当有一个申请人伸出一双手搂住他膝盖的时候,他即气势汹汹地大发雷霆: “滚开!给我滚开!这成何体统!” 接着,又来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寡妇。 “少啰嗦!” 出纳员大声嚷道:“交上申请书一切手续就算完了。懂吗?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走开!” 不久,委员们又重聚一室,又郑重其事地开始讨论起俱乐部的崇高宗旨来。主席要求赔偿他那把被弄断的伞。总而言之,他希望得到二十克朗的损失费:一是赔伞,二是赔偿他昨晚值班时的精神损失。大家都说他是个酒鬼,企图把俱乐部整垮。 出纳员大声说,如果主席能领取这二十克朗的话,那么所有值过班的委员们也都要照顾一份。另外,他要求报销他今天值班时,吃掉的一盘烤牛排和三瓶啤酒,共花去二克朗。 他们争论得十分激烈。最后大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如果让这二十克朗落入不义者之手,倒不如将它们救济给两名淑仪贤惠的寡妇更好些。 酒会散了之后,慈善基金又消耗了一大笔。 圣诞节的前夜即将降临了,而俱乐部的钱柜里,仅仅就只剩下六十八厄尔注了;桌子上却堆满了穷苦寡妇们交上来的三百二十二份申请书。 “诸位!”主席宣布说:“今年由于种种原因和突如其来的情况,圣诞节的救济金就不能照发了。现在, 剩下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处理这笔剩余下的六十八格聂耳现款。本人建议将它移到来年的慈善基金中去。好吗?!”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善款时,主席讲起在圣诞树上上吊的穷孤妇的故事,脸色阴郁,体现出他内心的沉重和同情。 B.在确定给每位抓妇二十克朗救济金后,为把救济金变成一百克朗的整数,委员们想出用买酒喝的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C.“威风凛凛”的女将,进门便认出十二个孤儿的“亲娘”是骗子,上前扑打叫骂,表现了真正需要救助的孤妇的气愤。 D.委员们认为主席是酒鬼,并与他攀比报销,争论很激烈,说明他们对利益分配有分歧,但最终对基金用途达成一致。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为突出人物性格,有时适度运用民间的粗俗言词,个性化语言描写生动传神。 B.“酒”是小说的重要物象,作者借各种类型的酒凸显了“善人”形象,深化主题。 C.“机智”“郑重其事”“崇高宗旨”等词语正话反说,蕴含作者嘲讽的情感色彩 D.小说结尾救济金不能照常发放,情节设置并不出乎读者意料之外,仍在情理之中。 8.“一百二十克朗现款的消耗”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 分) 9.“幽默讽刺小说”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别。请从“幽默”与“讽刺”角度简析本文的 基本特征。(6 分) 答案 6. D [解析] A项,体现的是主席外表正经、内心阴暗的样子;B项,不是为了把救济金变成整数,而是为子给公费喝酒找借口;C项,“真正需要救助”的条件是“清贫、拖儿带女既贤德又正经”“威风漂凛”的女将并不完全符合条件。 6. C[解析]这儿组词语都是反话正说。 8.①使多处讨论救济金使用的场面融为一体,情节集中简洁,脉络清晰;②利于救济金数量前后对比,揭示出救济金被步步侵吞的趋势,深化主题。 [评分标准]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幽默”主要体现在对“善人”们语言、动作、神态等滑稽又荒诞的描写和反语手法的运用上,有诙谐效果和喜剧意味,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和可读性;②“讽剌”主要体现在揭示“批判伪善”的主旨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意文,增加了小说的深度;③“幽默”与“讽刺”结合,使小说幽默而不肤浅,利于读者接受和反省,增强了对伪善揭露和批判的力度。 [评分标准]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