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3-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徐霞客
    
游天台山日记
    
徐霞客
    
初五日,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萦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周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蓊苁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歧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
    
(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东阳:明为县,隶金华府,即今浙江东阳。②曹娥:今仍名曹娥江。③寒山、拾得:唐代二僧。④《志》,即《大明一统志》。⑤蓊苁(wěng cōng):草木茂盛。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        行拂乱其所为
    B.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上齐石壁,相去一线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D.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        至霸上及棘门军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
    【小题4】小婺同学阅读《游天台山日记》后,觉得这篇文章与郦道元的《三峡》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与小金同学进行了深入探讨,请你也参与其中。
    小婺:山水无言,但郦道元抓住景物特征,让读者从《三峡》字里行间体会到绝妙之美,“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是作者看到三峡清幽秀丽景色后,由衷地赞美。在《游天台山日记》中也有因景色秀丽奇特,作者直接表现兴奋的语句,如:(1)____________。
    小金:是的,但《三峡》在最后文段中却插入猿啸这一景物,并引用渔者的话,这会不会显得有些突兀?
    小婺:(2)________________
    小金:记得课堂上,老师总结说过,《水经注》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写水本身,还写了与水相关的当地景色和人民生活,这也是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小婺:全国政协委员黄信阳和俞金尧提案,要将《游天台山日记》编进中小学语文教材请你参与附议(同意别人的提议)。
    小金:我附议。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游天台山日记》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中国旅游日”就是以《游天台山日记》记载的第一个日子5月19日而确定的,因此《游天台山日记》进中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我:(3)______________
    (提示:可从文章的语言、写作手法和主旨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结合选文内容,借鉴课文《三峡》中所学到的知识,发表你的附议。)
    
【答案】
    【小题1】B
    【小题2】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
    【小题3】四处一看没有竹筏(可以渡人),只好由仆人背着涉水过溪。
    【小题4】   二里,入山,峰萦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   不突兀。表现“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或以歌词为证,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景象)。   示例:我附议。《游天台山日记》记叙了天台山的自然美景,其中蕴含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将其选入教材,可以让学生感情到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意义。
    

    译文:
    初五这天,虽有下雨的迹象,也顾不上了,选择了去寒岩、明岩的两条山路,由国清寺去西门寻找乘骑。乘马来到,雨也下来了。走完五十里路后到达步头,雨停了,乘马也打发走了。步行二里路后,进入山中,山峰倒映在缠绕流动的溪水之中,树木秀丽,岩石奇异,心情因此而很快乐。一条溪水从东阳流来,水势很湍急,流量大小与曹娥江相似。四处一看没有竹筏,只好由仆人背着涉水过溪。溪水深过膝盖,渡过一条溪涧,将近花去一个时辰。又走三里路,到达明岩。明岩是寒山、拾得两位高僧隐居之地,两座山迂回曲折,即《大明一统志》所记述的八寸关。进入八寸关,则四围的陡峭石壁有如城墙。最后面有一山洞,深有数丈,大得能容纳数百人。山洞外面,左边有两座石岩,都悬在半壁间;右边有石笋高耸,顶头与石壁高相等,而相距仅有一线之地。石笋顶上青松和紫色的花蕊生长茂盛,恰好与左边的两座石岩相对峙,可以称得上是奇绝之景观了。走出八寸关,再登上一座石岩,也是方向朝左。来的时候,仰望就像相隔一线缝隙,待攀登到石岩顶上,才看清它很宽敞,可容纳数百人。石岩中间有一口井,叫仙人井,较浅,但井水不会枯竭。石岩外又有一奇特的石头,有数丈之高,上部分开就像两个站立的人,当地和尚指点为寒山、拾得的化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