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2-03-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谭用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舞刘琨:即刘琨舞剑,刘琨,西晋人,少有志气,与祖邀为友,二人曾同被共寝,夜闻鸡起舞互勉。②薜荔:桑科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③《楚辞·渔父》有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间大夫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锁梦魂”紧扣题中“宿”字,交代了泊船湘江的处境,流露出无奈怅惘之感。
    B.颔联中“万里”“千家”极言芙蓉之盛、薛荔之多,描绘出一幅雄奇而壮阔的图画。
    C.第六句中的“谁肯重王孙”刻画出诗人不慕名利、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性格特点。
    D.该诗描绘湘江秋雨的苍茫景色,抒发了身世之感和思乡之情,情境相生,动人心魄。
    16.试分析尾联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6分)
    答案:
    15.C
    16.(6分)(1)尾联运用屈原遇渔人的典故,流露出诗人不被理解的怅惘郁闷之情和慷慨不平之气。(3分)(2)尾联以景结情,“长笛一声”引发读者的无穷想象,意在言外,余韵袅袅。(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