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崔涂《夕次洛阳道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3-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崔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夕次洛阳道中
    崔涂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前往洛阳,途中停留于一座古城,“秋风”点出季节,渲染了气氛。
    B.高高的树上,鸟儿已经栖息,既暗扣诗题,又从侧面烘托了作者处境。
    C.“古原”句写原野上农人还在耕作,与“高树”句形成对比,动静相衬。
    D.作者在夜晚渡过河川,面对流水、明月,不禁感慨往事,感叹时光流逝。
    15.你认为“不复叹岐路”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D(“作者在夜晚渡过河川”有误,“川暗度”意为“河水无声无息流过”。)
    15.(6分)情感:“不复叹岐路”意为作者不再叹息前路难测,表面上表达的是旷达之情,实则表达了对世路艰难(“世路难测”“难以找到人生之路”)的无奈。(2分)原因:从“不复”句前后的内容可以看出表达的是无奈之情。作品的前三联通过写景、叙事和抒情,表达了羁旅之苦和时光流逝、往事成空之悲,(2分)尾句以尘土飞扬的景象传达了内心的迷茫沉重,“不复”句前后的情感都是低沉感伤,因此将该句的感情理解为无奈才与全诗的情感脉络契合。(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