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不绝① 杜甫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②,行云莫自湿仙衣③。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注】①此诗当作于公元766年,当时杜甫55岁,住在夔州。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②舞石句:语出《水经注》,“湘水东南流经燕山东,其山有石一,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③行云句: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序有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句。 1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由雷雨写到绵绵细雨再到风雨交加,表现了诗人为雨所苦的心情。 B. 第二句使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再现了暮春时节满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景象。 C. 颔联根据不同空间的特点,准确使用形容词来表达感情,读来含蓄蕴藉。 D. 诗人最后写江舸逆浪而行,有对江舸的担忧,也隐隐透露自己思归之意。 15. 颈联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 14. A 15. 用典和情景交融。颈联上联用传说中石燕群飞景象写眼前景象,形象而具体。下联用巫山神女的典故表示,希望不要再下雨,弄湿了仙女的衣服,暗含回家之意,内容丰富而有意味。颈联是在描绘景象,一“将”一“莫”,用语传神,表示自己将挈家归去,不要因雨误了归程。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 “表现了诗人为雨所苦的心情”错误。体味“摇飏如丝飞”和颔联,也有诗人对细雨绵绵景色的欣赏。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及效果的能力。 颈联“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意思是“舞石应立即带着乳子起飞,且不要因播撒云层濡湿自己的仙衣”。其中“舞石”句用典,见注释②,舞石将乳子,这句是用传说中石燕来形容风中的雨点,用石燕群飞景象写眼前景象,形象而具体。下句“行云”句也是用典,见注释③,劝神女莫久行雨,而自湿其衣也。用巫山神女的典故表示希望不要再下雨,暗含回家之意,内容丰富而有意味。 石燕携乳子起飞,暗喻诗人将要挈家归去,“将”字意蕴深厚;神女行云中一个“莫”字似是劝说神女不要沾湿了自己的仙衣,实际上担心下雨阻隔行程,一个“莫”字含蓄隽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