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14题。(12分) 归燕【1】 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2】稀。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燕子 刘子翚 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 秋风一夜惊桐叶,不恋雕梁万里归。 注释:【1】此诗作于杜甫带妻儿避乱、辗转到秦州时。【2】俦侣:朋友。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一二句写燕子归去不只为躲避霜雪,也因为朋友越来越少了。 B.杜诗三四句写假如四季不失时序,燕子在八月秋凉时节自知南归。 C.杜诗五六句写尽管春色未浓,雏燕也会觉察细微的迹象按时飞回。 D.杜诗借景抒情,力求言简而意丰;刘诗托物言志,辞句浅白见深意。 13.下列诗句中“惊”字,与“秋风一夜惊桐叶”中“惊”字所包含的意蕴,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B.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C.古路初惊秋叶堕,荒郊已放候虫鸣。(陆游《郊行》) D.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王冕《柯博士画竹》) 14.分别概括这两首写“燕子”的诗结尾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答案】12.D 13.C 14.杜诗结尾两句写旧巢如果没有被毁,燕子一定会伴在主人身旁,借归燕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抒发了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刘诗结尾两句写一夜秋风,梧桐叶落,燕子不贪恋雕梁画栋从万里归来,借归燕表达了诗人不贪恋功名利禄的高洁情操。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D.“杜诗借景抒情”错,本诗并没有写景,主要是夹叙夹议。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词语意蕴(炼字)的能力。“秋风一夜惊桐叶”中“惊”字意思是使秋叶落尽。A.意思是“渔阳叛乱的战鼓声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惊”,使动用法,使……受惊动、震耳欲聋,强调影响大具有震慑力。B.意思是“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惊”,形容词作状语,“震惊”。C.“古路初惊秋叶堕”中的“惊”,与例句相同。D.“高堂六月惊秋声”中的“惊”含被动,被惊动。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杜诗结尾“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写假如燕子的旧日巢穴没有被毁掉,那么一定会回归旧屋依傍着主人而飞。表达了燕子对主人的感激,对故土的留恋不舍之情,结构上与上文“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相照应。刘诗尾联“秋风一夜惊桐叶,不恋雕梁万里归”写一夜的秋风吹落了一树的叶子,燕子也按照季节放弃旧日舒适而漂亮的巢穴毫不留恋地回归万里远的南方温暖之地。诗人托物言志,借归燕舍弃华丽的巢穴远飞喻指自身的气节和操守,“雕梁”象征功名利禄等浮华生活,借归燕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高尚节操和人格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