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020级)2月份收心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B(A“已不适应新时代村落保护的形势”错;C“二者表达的内涵相同”错;D“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不属于传统村落保护取得的成效)
2.D(“发掘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与“建造有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博物馆”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
3.C(材料二的观点是要加强对传统村落整体性、活态化保护,C项强调的是借助古村落文化发展经济)
4.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两种新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然后从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个方面分别阐述,最后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与倡议;在阐述“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部分时都采用了层进式论证结构,都是先阐释概念,再明确必要性,最后阐述具体做法。(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依托5个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古村,构建古村落保护区;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加强对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注重活态文化特别是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6分。每条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6.C【解析】“对父亲的关心”错,原文是“两个小孩子拉住父亲一会儿问他明天放不放假,一会儿又夸说他们天黑以前在坡上那一带楼房前面所见的好吃的好玩的种种;这个说了一遍,那个又抢着重说一遍,似乎光是说说也够快乐似的”,结合他们说的内容可知是对“好吃的好玩的种种”的渴望。
7. A【解析】A项“惜墨如金”表述错误。原文详细描写了同事们闲谈大减价的事,及老赵的感觉“他忽然觉得这些脸都很陌生,这些脸虽然各有各的表情,而且是极善变化的表情,可是……”,更详细描写了老赵买东西的过程和心理“逢到过年这么一个习俗相沿的佳节,要是单位里干脆不放假,那他这做父亲的不带孩子们乐一天,似乎也不算有亏父道,可是偏偏又放了假了,他怎么办呢?……”,可见应为“不惜笔墨”。
8.①物价飞涨,但又囊中羞涩(不得不“尽父道”“尽夫道”,给家里买点年货);
②对生活绝望,又怀有希望;③人际关系虚伪,但要曲意逢迎;
④心里满是感慨,但脸上不表现出来。
9.【答案】
①尽父道:运用心理描写,写虽然生活很苦,还是觉得要让孩子乐一乐,享一点口福。
②尽夫道:运用心理描写,写老赵完成老婆交办的差使,自傲于自己是善良的堂堂公民。
③怀希望: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出老赵对抗战胜利充满希望。
10.C 11. B 12. A
13. (1)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信我们是诱敌之兵。”
(2)整个世界都是污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昏醉了,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14. (1)见到数千敌兵上山列阵,李广让手下骑兵继续前进,让敌人以为自己有伏兵。
(2)离阵二里左右时,令手下士兵下马解过夜,让敌军坚信自己不走;
(3)有敌来犯,只派十余人上马射杀,随后解鞍,令士兵纵马卧胡兵一直不明就里,不敢进击,半夜引兵退去。
参考译文:
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时任将军,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到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调他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来交战。典属国公孙昆(hún,魂)邪(yé,爷)对皇上哭着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仗恃有本领,屡次和敌人正面做战,恐怕会失去这员良将。”于是又调他任上郡太守。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后来,李广以未央宫卫尉的身份担任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生擒了李广。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残部,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几百名追捕的骑兵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没过多久,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将军(韩安国),韩将军迁调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15. C 16.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笳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②直抒胸臆。“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枪的思家之念。③以景结情。“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深愈浓。
17(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朝闻道 夕死可矣 (3)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18.D(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舍生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19.B(引号表示引用。A项表示强调,C项表示反讽,D项表示特定称谓)
20.B(划横线句有三处错误,“悼念”与“功勋”搭配不当,中间两句语序不当,最后一句句式杂糅)
21.示例:①项目不同表现不同②体能储备足③并非可有可无(每句1分)
22.①体能表现各有特点。②体能储备应该强化。③体能训练必须达标。
(写出两句得1分,写出三句得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