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1-1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参考答案                
    1.B(其错误在于强加因果)
    2.C(A项因果倒置,B项引用鲁迅《朝花夕拾·琐记》中的文字,是为了证明西学东渐,赫胥黎的《天演论》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有识之士。D项并以此彰显中国文明的辉煌,无中生有。)
    3.B(原文是说“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关系中的核心地带,世界的其他文化则成为边缘,从而形成了百年来世界文化间关系的基本格局”。B选项是指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不符合原文界定的基本格局的特征。)
    4. ①开篇指出文化间关系对百年变局的影响不明显,但持久而深远;②接着简述世界文化间的基本格局及其特征;③再谈到一批非西方国家群体的崛起使得一种多元文化格局正在显现;④最后总结百年变局中新型文化间关系的形成与意义。(每点1分,共4分)
    5.①高度发展经济,提升物质文明程度;②承担命运共同体责任,为全球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③要深入挖掘与发展本国文化智慧,并融入新的发展理念;④不断提升执政党把握历史文化命脉的境界。
    (每点2分,答其中任意3点得6分。其它看法有合理之处可酌情给分)
    6.B(“二斗伢子不服气”不是因为他认为指导员缺少牺牲精神,而是认为指导员太小瞧自己了)
    7.B(小说开头描绘的梦境并没有埋下伏笔的作用,后文也没有与这个梦境前后照应的相关情节。)
    8.①对“手”的描写可以更好地塑造大老张作为一名老战士关心战友、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②“手”的细节描写将大老张过去爱和新兵开玩笑、战时对二斗伢子的爱护以及最后壮烈牺牲的情节串连起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讴歌以大老张为代表的战士群体不畏艰苦、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④增强表达效果,引发读者对生与死的思考。
    (共4分。每点1分。任意答对其中2点即可,其中“作用”1分,“分析”1分。)
    9. ① 反映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小说以战场为特定环境,战士们始终面临生与死的考验。②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主人公二斗伢子对“生”的思考从开始的“不怕死”到后来对“生”的思考逐步走向成熟。③表达对抗美援朝战士的崇高敬意。小说中的战士为了祖国的安全及和平正义,他们热爱“生”而又不惧牺牲,英勇无畏。
    (共6分。其中内容1分,分析1分,主旨1分,现实意义1)
    10.B
    11.B (“入谒”有“走进”“拜见”之意,在文中的意思是“走进”而非“走去”。)
    12.D(王守仁认为只有象山陆九渊对儒家学说有不可估量的继承和发展,朱熹的学说研究还不够成熟。)
    13.正面评价:(1)正直而有节操;(2)有突出的军事才华;(3)面对艰难险阻和质疑时,能精神专一,策划周到。
    反面评价:夸耀自己的学术创建,自吹自擂,喜欢标新立异。
    (正面评价2分,3点答出其中2点即可拿满分,每点1分。反面评价1分。本题共3分。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14.(1)守仁假装杖打了卢珂等人,背地里命令卢珂的弟弟集合部队等待战斗,然后下令疏散部队。
    (佯:假装;杖:杖打;阴:背地里,暗中;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2)砍掉树木作为兵器,高举竹竿作为旗帜,天下百姓像云彩一样聚集过来像回声一样响应号召,(许多人)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陈涉。
    (兵:兵器;赢:背负;景:同“影”,像影子一样;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15.C(后两联直抒胸臆,并非借景抒情)
    16.(1)强烈的责任意识。作者与伏波将军均为国家大将、朝廷重臣,都勇于承担大任。
    (2)深厚的忧民之情。王守仁前往广西剿匪是为了天下百姓,“神武由来不杀难”一句表明英明永无的将官是不会殃及无辜百姓的,有保国安民之思想。
    (3)对战争的反思。“荒夷未必先声服”即使是在边远荒地,都不能只靠武力征服,战争不是万能的。
    (4)对朝廷的殷切期待。作者在尾联表明希望能看到朝廷的新气象,推行文德教化、实现清明政治。
    【共6分,每点2分,概括情感和分析各1分。答其中任意3点即可。】
    17.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2)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18.B(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豁然开朗”除含有“一下子明白过来”以外,还可以指“由狭窄阴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朦朦胧胧”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若隐若现”是形容隐隐约约。结合语境,用“影影绰绰”更能显出古塔的模糊轮廓,更显得巍峨雄壮。层峦叠嶂:形容山岭的重重叠叠。崇山峻岭:形容山的高大陡峭。“层峦叠嶂”和“崇山峻岭”都符合语境。“莽莽苍苍”“苍苍茫茫”都有空阔辽远,没有边际的意思,“莽莽苍苍”还可以指山上草木茂盛,符合“燕山主峰”的语境。)
    19.D(原文有两处错误,一是“走过风景”搭配不当;二是缺少介词“凭”。)
    20.①运用比喻手法,把乱石比作青面獠牙的魔鬼,把山峰的形状比作锯齿,使景物形象化,给人丰富的想象,突出东半山的石头奇形怪状山峰险峻的特点。(3分)②运用对比手法,把东半山山石险峻与西半山坡缓道平作对比,突出东西半山风景的巨大差异。(2分)
    (共5分,“手法”各1分,分析各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评分)
    21. B(括号后的句子主语是氧分压,从承接上文角度来看,上一句应该讲的是火星大气层中的氧气,排除A项。再者,大气层稀薄并不是氧气只占火星大气的0.13%的原因,排除D项。此外,相比B项,C项没有强调大气层稀薄与氧气占比低的原因,因而B项更适合。)
    22.①人只能存活两三分钟   ②相比物理化学方法  ③蓝细菌光合放氧的效率(每空2分)
    23.作文
    本次作文继续采用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任务型驱动作文题型。试题创设真实任务情境,要求考生以特定的身份,在指定的情境中完成预定的任务,既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及身边热点,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可分为两层。
    1.第一层,一年一度的高考或考研前夕,不少学生都喜欢到孔庙或学校的孔子像前跪拜祭祀孔子,祈求至圣先师保佑自己金榜题名、心想事成。这句话交待了写作的背景信息。“高考或考研前夕,不少学生都喜欢到孔庙或学校的孔子像前跪拜祭祀孔子,祈求至圣先师保佑自己金榜题名、心想事成。”是写作的大背景,考生可以结合这个背景展开写作。
    2.第二层,学生们这种日渐盛行的考前“拜孔子”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讨论。这是指出学生拜祭孔子这一行为现象产生的社会影响。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作文题写作引导语为:作为一名高中生,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会?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1.身份是高中生,“结合”的对象包括“材料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两个方面。“结合材料内容”引导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结合材料,体现材料作文的本质,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来立意。
    2.“联系实际” 是指这种现象和社会生活及当下时代。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及学校信息;不少于800字。
    1.自拟标题
    标题要有文采、要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没有标题要扣分。
    2.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①赞成的角度: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中华民俗文化认为已经先去的先人是会保佑后人的,秉持着这种思想加上孔子的对文化的贡献也就凝聚了如今盛行四海的孔子信仰。高考祭拜孔子一个是给予考生一定的精神寄托、令考生放松心情、调整状态备战考试。
    ②反对的角度: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整个中国几千年都受其影响。对这样一位先贤,我们更应该从理性的角度来进行学习和尊重,而不是把其工具化和市侩化,更不是要把孔子变成一种类似于精神鸦片式的存在。拜孔子”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迷信行为,而对于迷信就该说不。即使想求心理安慰,体现年轻人的幽默风趣,也该有一个度。作为年轻一代,不应该如此迷信,而是要引领社会新风尚,主动与迷信划清界限,否则,对健康成长显然不利。“拜××”不如平时多用功,如此才不至于“临时抱佛脚”。可见,还是要做一个勤奋、踏实之人,这远胜于靠“烧香拜佛”求考试过关。
    ③辨析的角度:如果没有违反法律或社会的公序良俗,仅是求一个心理安慰,那就顺其自然好了,也不必抡起道德大棒痛批,因为这类行为基本“无公害”。还好,多数人的态度是理智的,并不会因为考生给孔子“贡品”,就用所谓的是非观加以评判。
    3.确定立意
    从赞成的角度立意:高考或考研前夕,不少学生都喜欢到孔庙或学校的孔子像前跪拜祭祀孔子,有一定的精神寄托,会让考生放松心情,调整备考状态,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是情理之中。学生对孔子的崇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
    从反对的角度立意:“高考或考研前夕,不少学生都喜欢到孔庙或学校的孔子像前跪拜祭祀孔子,”不如平时多用功,如此才不至于“临时抱佛脚”。可见,要想成功,还是要做一个勤奋、踏实之人,这远胜于靠“烧香拜佛”求考试过关。
    从辨析的角度立意:以包容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减压方式,学生无意识的迷信也无可厚非。但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拜孔子不如正确认识自己,脚踏实地,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成功。
    四、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 50 个字扣 1 分)
    2. 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5. 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
    师的内容,可以打 0 分。
    6. 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
    7. 完全空白的,评 0 分。
    (三)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必须有确切的依据。
    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年才加冠,乡试中举,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兵部尚书王琼向来认为守仁是个奇才。十一年(1516年)八月因为他的推荐,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做南、赣的巡抚。
    当初,守仁平定詹师富的乱军时,龙川的盗贼首领卢珂、郑志高、陈英都自请投降。到征讨横水时,浰头的盗贼将领黄金巢也率领五百人投降,只有池仲容还没有拿下。横水战败后,池仲容才派他的弟弟池仲安来表示归顺,而又郑重其事地做着战斗和防御的准备。池仲容诈称:“卢珂、郑志高是我的仇敌,将会袭击我部,所以才做些防备。”守仁假装把卢珂等杖打了一顿,但背地里命令卢珂的弟弟集合部队等待战斗,然后下令疏散部队。新春时节张灯结彩,举行娱乐,池仲容半信半疑。守仁派人赏他节日物品,引诱他来称谢。池仲容果然带领九十三个人下山,驻兵教场上,然后带领几个陪从进入王守仁军帐中求见。守仁就把他们全部带进祥符宫中,用丰美的饮食招待他们。叛军于是大喜过望,越发感到安全。守仁把池仲容挽留下来观灯行乐。正月初三举办盛大宴席,在门里头埋伏了刀斧手,乱军将领进来后,依次都擒拿或杀死了他们。接着他亲率大军攻打叛军巢穴,接连打入上、中、下三浰,杀敌二千人有余。余下的叛兵逃奔九连山,山势绵延数百里,地形陡峭,无法攻打。于是守仁简选七百名壮士,让他们穿着叛军的服装,跑到山崖下边呼叫,叛军就招呼他们上去了。官兵又从外边攻打,内外呼应夹击,叛军被擒拿和斩杀,无所遗留了。于是在下浰设立和平县,安置部队防守,然后班师回朝。从此国境之内,大为安定了。
    守仁天生不同于常人。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和他讲论朱子格物之学的大意。回家以后每日正身而坐,研读《五经》,不轻易和人说笑。从九华山游历归来,在阳明洞中建造住室。广泛学习研究道释两家的学说,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贬官于龙场时,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只好天天思索旧日已得的学识。一天,忽然悟到格物致知,应当自求于己心,而不能去向事物求索,慨然感叹说:“道就在这里呀。”于是从此深信不疑。他因道设教,专门以致良知为主旨。他认为宋代周敦颐、二程兄弟以后,只有象山陆九渊的学说简易直捷,能够上接孟轲的学统。而朱熹的《集注》《或问》等,是中年时还不成熟的学说。当世学者翕然而听从,所以社会上有“阳明学”的称法。
    评论:王守仁最初因为正直有节操而著名,等到负责疆场的战事的时候,率领一支无战斗力的军队以及背后几个文弱书生,却也能扫除多年不法的乱民,平定藩王的武装叛乱。整个明朝一代,文官用兵而克敌制胜,没有像守仁这样出色的。当险难重重,并为皇帝疑心的时候,他能够做到精神专一、策划周到。这虽然因为他天资高明,不也是得益于他那精神世界。可是他夸耀自己的学术创见,标新立异,不同于先代的大儒,最后受到了学者的批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