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契诃夫的预言 肖复兴 如今城市的书店,两极分化:一类空间被挤得越来越逼仄,像北京大栅栏的新华书店,我小时候就在那里买书,现在它虽然依然他在,却是在夹缝里求生存,一半书架上的书籍,被杂七杂八的东西所蚕食;一类走高大上的路线,成为网红打卡地,如距新华书店不远处西河沿新开张不两年的PAGEONE书店,装修时尚而辉煌,书也成了装潢的一部分。这样的书店不少,一般兼卖咖啡之类,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如此呈不对称的辉映,映射出如今书店的尴尬。 一座城市不可能没有书店。书店,既不是城市的宠物,也不是城市的乞儿。它本来无所谓大小、豪华或简朴,而应该是宠辱不惊,哪怕白天无人光顾,夜晚一灯如豆,即使谈不上纪晓岚说的“灯如红豆最相思”,总还是能给人一点儿温暖。记得有一年我到江南海盐小城,夜晚,在僻静深巷一个不大的书店里翻书,一直到书店里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店员(也可能是老板)一人;最后,我买了一本黄裳的老版旧书《旧戏新谈》,早已经到了打烊的时间,我前脚离开,人家就关上店门,上好窗板。店里闪烁的橘黄色的灯光,让我感到亲切,至今难忘。 如今,越是城市角落里鸡毛小店一样的书店,越是难以为继。不少这样的书店,不是已经无奈地关门改作他用,就是如大栅栏的新华书店也一半改卖杂货,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北京前门外大街,沿前门楼子一路往南到珠市口,一里多长的街道两旁,【甲】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有三家书店存在。如今,一家不剩。重游故地,有时会想,还不如大栅栏里的新华书店,尽管一半卖杂货,毕竟还残存一半在卖书,聊胜于无。 前两天,读契诃夫的小说,在《契诃夫小说全集》第八卷,偶然读到《一家商号的历史》。 小说不长,讲的是一个叫安德烈的人得到母亲一笔遗产,准备开一家书店,便租下一座房子,从莫斯科进了一批新旧各类书籍,陈列在架,开门揖客。谁想,【乙]开张三个星期,没有一个人进门买书。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姑娘,要买两分钱的醋。安德烈生气地说:小姐,你走错门了!以后,进门来的客人,都不是来买书,而是要买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无奈的安德烈,为了生存,只好屈从,他从莫斯科进了这些生活用品.这些东西卖得不错,安德烈得陇望蜀,把隔壁的杂货铺也盘了下来,在中间的墙上凿开一个门,[丙]两家店合成一家,扩大地盘,索性都卖杂货。后来,安德烈又盘进一家酒馆。杂货,酒馆,比书更能让小店存活。 最有意思的是这样两处。一处是安德烈新进杂货上架的时候,不小心碰得架子摇晃起来, 【丁]最上面一层架子上摆放的一位文学名家的十卷本文集滚落下来,砸在他的脑袋上,砸碎了两盏灯罩。[戊】最后,他把架上的那些书,打捆抡斤都卖掉了。 另一处是小说的结尾。书店变身为杂货店之后,有旧日的朋友忽然跟他谈起文学和书籍报刊的时候,他眯起眼睛,摆弄胸前的表链说:“这种东西跟我不相干。我是干比较实际工作的!” 读完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我想起我们的书店,竟然有着如此相似之处。这是契诃夫1892年的作品,早在129年前,契诃夫就已经预言我们不少书店的命运。不是渐次引入各种生活用品(我们现在再多一点文创产品)、小酒馆(我们是咖啡馆),便是改弦更张,让书店变成杂货铺,乃至彻底消失。对于书店的认知转换,安德烈从最初说人家是走错门,到最后自诩为卖杂货才是实际工作——在实际、实用和实惠的价值系统中,书自然沦为杂货不如的货物。如此,书砸在我们的头上,再正常不过。 当然,也不能归罪于书店的老板。安德烈最初办书店的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应该是很多个体书店小老板的命运写照。即使是大书店的大老板又能怎么样呢?在网络的冲击下,纸面阅读遭受空前未有的滑坡;而网上销售对实体书店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是全世界的问题。以美国为例,实体书店是由大的连锁店和小的独立书店构成。连锁店一般实力雄厚些,独立书店则由于是个体经营,本小利微,面临的挑战更严峻,很多家书店都已经纷纷倒闭。美国有名的连锁店鲍德斯前几年已倒闭,【己】如今只剩巴诺一家。疫情冲击之下,其命运更是可想而知。 契诃夫真的是厉害,未卜先知,预言一百多年后书店的命运。如今,不愿意将书店变身杂货铺,而仍然坚持卖书同样是干实际工作理念的书店,是了不起的。这个实际的工作,不仅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关乎我们的精神和心灵。 (有删改) 17.从画线语句【甲】【乙】【丙】【丁】【戊】【己】中任选三处,各用一个成语概括其所写书店或书籍的命运。(3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的实体书店,其空间因不断被挤压而越来越狭小,生存越来越艰难;受经济利益等影响,书籍的地位也逐渐被繁杂的东西取代。 B.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叙述契诃夫小说《一家商号的历史》的内容,不但使文章的意蕴更为丰实厚重,也让文章悬念丛生,引人入胜。 C.契诃夫小说中“最有意思”的“两处”,形象地写出了书籍的尴尬处境及安德烈的态度,暗示人们如果没有书籍将失去精神的灯盏。 D.本文作者用“契诃夫的预言”来借指不同时代的实体书店不断走向衰亡的可悲命运,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可谓一箭双雕。 19.这篇散文饱含着作者丰富深邃的情感,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6分) 20.契诃夫在一百多年前就预言了实体书店的命运,面对当今实体书店的生存困境,请提出你的解决策略,并简述理由。(6分) 答案: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7.(3分) 示例: 【甲】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 荡然无存 【乙】无人问津 【丙】改弦更张 改弦易辙 改弦易调 【丁】束之高阁 【戊】弃如敝履 弃之如敝屣 弃如草芥 【己】硕果仅存 (答对任意三处即可得3分) 18.(3分)B 19.(6分) 要点: ①实体书店带给人温暖、亲切感,因此作者对它始终心存怀念。②当今书店变成网红打卡地或在夹缝中艰难生存,让作者心怀忧虑与无奈。③契诃夫一百多年前就预言了实体书店的命运,这使作者对他十分钦佩。④在严峻挑战下,一些书店经营艰难,作者对书店经营者予以理解、同情;对仍在坚守的书店经营者,表达了敬佩之情。⑤作者担忧人的精神、心灵被实际、实用和实惠的价值系统支配,期望实体书店摆脱困境。 20.(6分) 评分要点:提出可行性策略2分,理由充分合理4分。 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