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司马光《涑水记闻·王禹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1-1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司马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禹偁,济州人,生十余岁,能属文。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及第,补成武主簿,改大理评事,知长洲县。太宗方奖拔文士,闻其名,召拜右拾遗、直史馆,赐绯。故事,赐绯者给银带,上特命以文犀带赐之。上尝称之曰:“王禹偁文章,当今天下独步。”判大理寺,散骑常侍徐铉为妖巫道安所诬,谪官,禹偁上疏讼之,请反坐尼罪,由是贬商州团练副使,无禄,种蔬自给。徙解州团练副使。上思其才,复召为左正言,仍命宰相以“刚直不容物”戒之。加直昭文馆,以父老,求外补,出知单州,遭父丧,起复。至道初,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司,多所封驳。王禹偁为谏官,上《御戎十策》,大旨以谓:外任人内修德则可以弭之外则合兵势以重将权罢小臣诇逻边事行间谍以离其心遣保忠等率所部以张犄角下诏感励边人取燕蓟旧疆盖吊晋遗民非贪其土地内则省官以宽经费,抑文士以激武夫,信用大臣以资其谋,不贵虚名以戒无益,禁游惰以厚民力。太宗时,禹偁为翰林学士,尝草继迁制,送马五十匹以备濡润,却之。及出守滁州,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禹偁爱其儒雅,及别,为买一马。或言买马亏价者,太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此亏价哉!”禹偁之卒,谏议大夫戚纶诔曰:“事上不回邪,居下不谄佞:见善若已有,疾恶过仇雠。”世以为知言。
    
    祥符中,真宗观书龙图阁,得禹偁章奏,叹美切直,因访其后,宰相称其子嘉言以进士第为江都尉,即召对,擢大理评事。皇祐中,其曾孙汾第进士甲科,以免解例当降,仁宗阅其世次,曰:“此王禹偁孙也。”令无降等。面问其子孙仕者几人,汾具以对。及汾改京官,又命优进其秩。
    
    (节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任人/内修德/则可以弭之/外则合兵势以重/将权罢小臣/诇逻边事/行间谍以离其心/遣保忠等率所部以张犄角/下诏感励边人/取燕蓟旧疆/盖吊晋遗民/非贪其土地/
    
B.外任人/内修德/则可以弭之/外则合兵势以重将权/罢小臣诇逻边事/行间谍以离其心/遣保忠等率所部以张犄角/下诏感励/边人取燕蓟旧疆/盖吊晋遗民/非贪其土地/
    
C.外任人/内修德/则可以弭之/外则合兵势以重/将权罢小臣诇逻边事/行间谍以离其心/遣保忠等率所部以张犄角/下诏感励/边人取燕蓟旧疆/盖吊晋遗民/非贪其土地/
    
D.外任人/内修德/则可以弭之/外则合兵势以重将权/罢小臣诇逻边事/行间谍以离其心/遣保忠等率所部以张犄角/下诏感励边人/取燕蓟旧疆/盖吊晋遗民/非贪其土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复,明代以前指官员在遭父母丧后,守丧期尚未结束就应皇帝征召而任职。
    
    B.封驳,封还皇帝失宣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纠错制度。
    
    C.诔,即诔文,是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并表示哀悼的文章,常用于晚辈悼念先辈。
    
    D.免解,宋朝考试的特例,指举人无需经过地方的解试,直接参加礼部的考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禹偁年少时就擅长写文章,进士及第后为官,宋太宗选拔人才,听闻他的名声,他召入朝廷,还打破旧例,特赐有花纹的犀带。
    
B.散骑常侍徐铉被妖巫道安诬谄的时候,王禹偁在大理寺任职,他上书为徐铉辩护,因此获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连俸禄也没有。
    
C.宋太宗对王禹偁多有赞誉之词,称赞他的文章“天下独步”;又让宰相送他“刚直不容物”这句话,以示劝勉,鼓励他要敢言直谏。
    
D.王禹偁余荫惠及后代,真宗赞叹禹偁之余,特意寻访并提拔他儿子做大理评事,仁宗在其曾孙进士甲科及第之后,又破例给予厚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信用大臣以资其谋,不贵虚名以戒无益,禁游惰以厚民力。
    
    (2)事上不回邪,居下不谄佞;见善若己有,疾恶过仇雠。
    
14.王禹偁为什么拒绝了李继迁送的五十匹马,而买了一匹马送给郑褒?(3分)
    答案:
    
10.(3 分)D 
    
11.(3 分)C
    
12.(3 分)C
    
13.(8 分)
    
(1)信任重用大臣,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不崇尚虚名,革除不好的事情;禁止游荡懒惰的风气,来使百姓的财力、物力更加丰厚。
    
[4 分。大意 2 分,“无益”“厚”各 1 分。]
    
(2)侍奉皇上不做邪佞之臣,做臣子而不花言巧语阿谀逢迎;见到别人的长处,就像自己也拥有一样喜悦,痛恨丑恶超过痛恨仇敌。
    
[4 分。大意 2 分,“事”“过”各 1 分]
    
14.(3 分)
    
①因为王禹偁不爱钱财,②却十分爱惜人才。
    
[答对一点 2 分,答对两点 3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