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1-1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冯延巳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冯延巳
    几日行云(注)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注)喻指身在远方的丈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将暮”三字,使用双关手法,既指春光将尽,亦指女子的美好年华将逝。
    B.“泪眼”写女主人公忧伤,“倚楼”写其心中盼望,“频独语”写其精神痴狂。
    C.“撩乱”一句,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化为具体之象,极写女子内心的纷乱
    D.“依依”一句,写女子梦中虽见丈夫,醒来却仍不遇,形象地表达了她的哀怨。
    16.前人论此诗,认为“幽怨三问,层层加码”。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D
    16.①“几日行云何处去?”写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惦念;②“香车系在谁家树?”写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忧伤和忧虑;③“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极写女主人公伤心欲狂的痴情;④三次问,一次比一次问得更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来越绝望的心情。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写女子梦中虽见丈夫”错误。此句写女主人公虽想到梦里寻觅,但梦境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故梦中并未见到丈夫。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这首词连用了三个问句:“几日行云何处去?”“香车系在谁家树?”“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一次比一次问得更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到后来越濒近绝望的心情。
    “几日行云何处去?”意思是“这几天,他像流云飘哪里?”“行云”比喻在外四处游荡的情郎,这一问,是闺中少妇的幽怨之词,表现出她对情郎的惦念。
    “香车系在谁家树?”意思是“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香车”,代丈夫的行踪。车子停在谁家树下,意指丈夫在谁处冶游,写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忧伤和忧虑。
    “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意思是“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双燕”两句是她的询问,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燕子无情,怎听得懂她的言语,这一问极写女主人公伤心欲狂的痴情。
    这三问,层层加码。一问比一问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来越绝望的心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