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漫成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皋②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③,知予懒是真。 (注)①此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作者寓居成都杜甫草堂时期。②皋,岸,水边高地。③峨眉老,东山隐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对江边和花下的描写,渲染出一派浓郁春色,令人欣喜。 B.颔联因“贪看鸟”而“错应人”,写作者沉浸在美景中,不愿与世人交往。 C.尾联借“峨眉老”这一意象点出了诗人暂得安定的闲适疏放情怀。 D.全诗以日常生活场景入诗,有田园诗回归自然悠闲自适的艺术境界。 16.有人认为“懒”字是本诗“诗眼”,请结合后三联逐联分析。 答案: 15.B.“写作者沉浸在美景中,不愿与世人交往”错误。因为看鸟入神,没有看清来人就胡乱答应,写的是心不在焉之态。 16.①颔联:因为抬头贪心看鸟,没有看清来人就胡乱答应,写出心不在焉,疏懒之态。 ②颈联:难识之字,任其读过,不求甚解,正见懒趣。 ③尾联:只有峨眉老懂我,他人并不明白我“懒”的真谛;一“懒”字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绪展露无遗。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眼的能力。 颔联“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的意思是“抬头贪心看鸟,没有看清来人就胡乱答应”,因“贪看鸟”而“错应人”,因为看鸟入神,没有看清来人就胡乱答应,写的是心不在焉之态。 颈联中“读书难字过”,就是难识之字,任其读过,不求甚解,对于不理解的字不去查证,可见懒趣。 尾联“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表明只有峨眉老懂我,他人并不明白我“懒”的真谛,借“峨眉老”这一意象点出了诗人暂得安定的闲适疏放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