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刘克庄《听雨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1-12-2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刘克庄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听雨堂记
    
(宋)刘克庄
    ①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风之翏然也,水之淙然也,啸之然也,入于耳同也。然南郭子綦以为天籁,元结以为全声,阮籍以为鼓吹,为凤音,得于心异也。何也?噪之不如静也,动之不如定也。
    ②雨之为声至矣,而闻者鲜焉。兄弟群居之乐至矣,而知者鲜。昔之人有以丝竹陶写为乐者,有以朋友切偲为乐者。丝竹托于物之声也,人也;雨自然之声也,天也;朋友取诸人之乐也,外也;兄弟修于家之乐也,内也。今夫大衾长枕,短檠细字,漏断人寂,埙唱箎和。当此之时,溜于檐,滴于阶者,如奏箫韶,如鼓云和。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此吾友野翁名堂之意。
    ③夫近世言友爱者,推苏氏,其听雨之约,千载而下闻之者,犹凄然也。抑苏氏能为此言也?非能践此言也。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方老泉无恙,二字虞侍,家庭讲贯,自为师友。窃意其平生听雨,莫乐于斯时也。既中制举,各仕四方,忧患龃龉,契阔离合,于是闻雨声而感慨矣。中年宦达,宴寐早朝,长乐之钟,禁门之钥,方属于耳,而雨声不暇听矣。岁晚流落,白首北归,一返阳羡,一居颖滨。听雨之约,众生不复谐矣。故曰“非能践此言也。”今野翁兄弟,俱以才业光显于时,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鸡之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愿刻鄙语于堂上,暇则览焉。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也        B.焉        C.耳        D.者
    22.对第②段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世人大多躁动而无法享受“听雨”之乐。
    B.我的朋友野翁为了听雨而建造了听雨堂。
    C.朋友交往之乐和兄弟群居之乐一样重要。
    D.“听雨”的奥妙唯有漏断人寂时能够领略。
    23.从语言特色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3分)
    24.文末所写“早退”之志与陶渊明的“归去”之意是否相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5分) 
    答案:
    21.B(1分)
    22.A(2分)
    23.画线句采用对偶的形式,句式整齐,流畅自然。由对自然之音的倾听到人生至乐的感受,既有形象之感,又有递进之意。(3分)
    24.同:都体现了作者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
    异:陶渊明的“归去”是在对官场生活极端失望之后,选择彻底远离官场,回归自然。本文则以“雨声”为引,告诫友人如要守住内心的“静”与“定”,不被官场生活所累。(5分)
    (如果答相同,写出二者都表达出离开官场之意,体现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得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