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欧阳修《再和明妃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2-2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欧阳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再和明妃曲[注]
    欧阳修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注]当时作者有志于改革弊政,在仕途上屡遭挫折。积贫积弱的国势,因循苟且的政治局面,辽和西夏的严重威胁,使他的内心一直不得平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近体诗(排律),前八句略叙王昭君入塞和亲史实,并融入议论,谴责汉元帝枉杀画工,从而引出后文。
    B.诗人用反诘语气讽刺汉元帝的和亲政策:对近在身边的王昭君之美丑都不能了解,又怎能制服万里之外的匈奴?
    C.诗人在直斥和亲政策之拙劣后,以形象化的描绘,着意渲染悲剧气氛,暗示出王昭君辞别汉宫时的痛苦内心。
    D.结尾二句以王昭君自况,表面写诗人安慰王昭君,实则借王昭君之酒杯来浇胸中块垒,流露出对自身际遇的感慨。
    16.欧阳修曾于酒后对其子夸赞这首诗说:“太白不能为,惟杜子美能之。”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从风格、题材、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A[“这是一首近体诗(排律)”分析错误,本诗是乐府诗] 
    16.①诗歌风格上:李白古体诗多为浪漫主义,杜甫诗歌基本是现实主义,此诗是一首乐府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平实晓畅,属现实主义诗歌。②诗歌题材上:此诗为咏史之作,借古讽今,借汉以和亲乞求和平,来暗指北宋以输送财物于辽来乞求和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符合杜甫诗“诗史”特点。③诗歌手法上:此诗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讽喻之意,但妙在轻笔一点,含而不露,不似李白诗歌洋洋洒洒、一泻千里。(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