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2-2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通鉴纪事本末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23分)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季昌到官,城邑残毁,户口雕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冬十月,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欲奏为判官。乃曰:“震素不慕荣宦,明公不以震为愚,必欲使之参谋议,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何必在幕府。”季昌甚重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乾化二年,高季昌潜有据荆南之志,乃奏筑江陵外郭,增方之。乾化三年,高季昌造战舰五百艘,为攻守之具,朝廷浸不能制。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闻帝灭梁,避唐庙讳,更名季兴,欲自入朝。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梁震荐前陵州判官贵平孙光宪于季兴,使掌书记。季兴大治战舰,欲攻楚。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二年春二月,高季兴既得三州,请朝廷不除刺史,自以子弟为之,不许。及夔州刺史潘炕罢官,季兴辄遣兵突入州城,杀戍兵而据之。帝怒,以刘训为南面招讨使,将步骑四万讨之。高季兴求救于吴,吴人遣水军援之救。三年春三月,楚王殷如岳州,遣六军使袁诠击荆南,高季兴以水军逆战。季兴大败,请和。冬十二月,高季兴寝疾,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丙辰,季兴卒。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曰:“唐近而吴远,舍近臣远,非计也。”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帝许之。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有明远,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兄事之。梁震曰:“先王待我如布衣交,以嗣王属我。今嗣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不复事人矣。”遂固请退居。从诲不能留,乃为之筑室于土洲,从诲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自是悉以政事属孙光宪。
    臣光曰:孙光宪见微而能谏,高从诲闻善而能徙,梁震成功而能退,自古有国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户口雕耗                  雕:凋敝
    B.季兴大治战舰              治:治理
    C.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      权:暂代官职
    D.悉以政事属孙光宪          属:托付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
    B.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
    C.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
    D.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太祖,皇帝庙号,多用以称开国君主。古时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专立名号,称庙号。
    B.幕府,古时军队主将的府署设在帐幕内,故称。后也称军政大官的府署,或称军中、官署聘用的文书人员。
    C.甲申,文中指甲申日。天干地支相配可以纪年、纪月,也可以用来记录日序,甲申日的下一天是甲酉日。
    D.布衣交,谓不拘身份地位高低的朋友。因布衣一般为平民之服,亦指贫贱之交,即贫寒时结交的朋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高季昌暗中有了占据荆南的想法,然后留下路过江陵的梁震,让他担任参谋,并上奏朝廷请求修筑江陵的外城,把它增广扩大。
    B.等到夔州刺史潘炕罢官时,高季兴便率领军队突然进入城中,杀死了防守士兵并占领了夔州城,后唐明宗知道此事后非常愤怒。
    C.天成三年春季三月,楚王马殷到达岳州,派遣六军使袁诠攻打荆南,高季兴命令水军迎战,后来高季兴被打败,请求议和。
    D.高从诲袭位后,认为吴远而唐近,舍近臣远不是好办法,于是通过楚王向唐谢罪,想重新臣服于唐,后唐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高季兴既得三州,请朝廷不除刺史,自以子弟为之,不许。(4分)
    (2)今嗣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不复事人矣。(4分)
    6.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自古有国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案:
    1.B 
    2.B 
    3.C 
    4.A
    5.(1)高季兴得到三州后,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由他自己派子弟担任,(明宗)没有答应。(4分)
    (2)现在大王能够自立,没有荒废先王遗业,我已年老,不能再侍奉人了。(4分)
    6.司马光认为从高氏荆南政权中可以获得一些借鉴:如果臣下能看到主上有细微过失便能进谏,握有国家大权的人能改过从善,为国家立下巨大功劳的臣子能够及时引退,就不会有亡国、败家、丧身之祸。(2分)目的:告诫后世的臣子要善于进谏,要适时功成身退,后世君主要善于纳谏。(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