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湖北省四地七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1-12-1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参考答案
    1.A(“其文化整合仍有相当大的潜力与可能”错误。材料一第二、三段提出“……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始终无融合的可能”,即认为中东两大古文明受限甚多,其衰落属于必然,断无可能进行统整融合。)
    2.C(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内容可以推知。A项由材料二第一段 “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可以推知汉字的起源时间不能肯定可以提前到夏朝,并且起源≠萌芽。B项偷换概念。将“中国汉字”偷换为“甲骨文”。D项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但不能推知就是“根本原因”。)
    3.C (根据材料三第三四段可以知道普世天下国家的主要特征在于:无主权分割,无边界区划。)
    4.材料一综合采用了总分式和对比式论证结构。(2分)先总述中国文明和中东两大文明的不同结局,再从地理和文化两方面分述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总述和分述部分都将中国和中东进行了对比分析。(2分)(如果考生分开答,比如先阐述总分式,再阐述对比式也可得分)
    5.①材料一:中国只有一套文字系统和中国南北方文化融合关系密切。
    ②材料二:中国文字历史悠久,世界领先,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材料三:战国时代各国文字大同小异,预示着中国统一的必然趋势,秦始皇统一文字只是统一标准,顺势而为。(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
    6.C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分析鉴赏的能力。C 不是无奈受指使,也有人们在守旧势力的统治下自身的愚昧。)
    7.A(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A没有大量的议论。)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①守旧老人:保守顽固,愚昧残酷,象征旧事物、旧律法,阻碍新事物的发展,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愚昧无知,尊崇古老的律法,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
    ②漫游者(先驱者):坚持真理,敢于创新,象征新思想、新事物,他勇敢无私,勇于探索。敢于向权威挑战乱。牺牲自己为人类造福。他敢于怀疑祖先铁定的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敢于向死水般的旧世界发出反叛的声音。他有坚定的信念,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
    ③村民们:从愚昧、无知走向悔悟、寻求幸福。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①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宽容》一书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意图。
    ②采用寓言式的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揭示深刻道理,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深刻而形象、生动而含蓄的将“宽容”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揭示出来。既耐人寻味又引人思考,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可读性很强。
    ③运用象征手法,如“知识的小溪”指的是山谷里人们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历史悠久,封闭落后,走向衰落。“山的那一边“指新的世界,具有新生力量的美好生活。
    ④散文诗式的形式,诗意的语言,含蓄隽永,有鲜明生动的语言,也有启人睿智的哲理。 (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0.B (①从主语判断,“众”是“争取怪珍”的主语,和下文的“房玄龄”对比。并且“从众”说不通,房玄龄应该是没有不跟随太宗,并非跟随众人。所以排除A、C选项。
    ②从句意的紧密性看,“收人才致幕府” 意思是“把人才招致到幕府”,不应断开;并且“人才招致幕府”和“诸将”没有联系,不能放一起,所以排除D选项。
    本句译为:太宗为秦王时,凡有征伐,房玄龄没有不跟随的,众人都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房玄龄只招纳人才到帐中,和众位将军亲近交好,人人都愿意拼死效力。)
    11.D(谏官是规劝天子过失的官员,对百官及各地事务进行弹劾或劝谏的官员是监官。)
    12.A( “人们都非常佩服他的能力”说法错误。从材料第三段可知,当时淮安王李神通是轻视房玄龄的。)
    13.(1)我观察过的人很多了,没有见过像他这样的,他必定是治国的人材,只遗憾看不见他跳出溪谷,直入云霄(出人头地)。(恨:遗憾;国器:治国的人材;句意2分)
    (2)房玄龄担任宰相累积十五年,自认为权力恩宠到达极点,多次上奏章请求辞官,皇帝下诏不准许。(累表:多次上奏章;听:准许;句意2分)
    14.①第一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功绩;
    ②第二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才能。(一点1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房玄龄,字乔,是齐州临淄人。父亲房彦谦,出仕隋朝,历任司隶、刺史。玄龄幼时机警敏捷,对古代文化典籍融会贯通、理解深入,擅长写文章,书法精通草书和隶书。开皇年间,人人都认为隋朝的国运将会长久,玄龄暗自告诉父亲说:“皇上没有功业和德行,只是因为是周室近亲,妄自诛杀大臣,夺取帝位而据为己有,不替子孙做长远的打算,混淆嫡庶之位,争相奢侈越礼,相互倾轧争斗,最终必会内部自相诛灭。看如今天下虽然太平,但其灭亡之日,迈开半步之时就可到来。”房彦谦吃惊地说:“不要信口胡说!”十八岁那年,考中进士科。吏部侍郎高孝基以擅长了解人而知名,说:“我观察过的人很多了,没有见过像他这样的,他必定是治国的人材,只遗憾看不见他跳出溪谷,直入云霄(出人头地)。”
    唐太宗凭着燉煌公的身份巡行渭北,房玄龄骑马到军营门前拜见太宗,两人一见如故。太宗为秦王时,凡有征伐,房玄龄没有不跟随的,众人都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房玄龄只招纳人才到帐中,和众位将军亲近交好,人人都愿意拼死效力。房玄龄在秦王府任职十年,下达军令发布文书,有时顷刻间便写成,文字简约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需要打草稿。高祖说:“这个人机敏善于察看时机、了解动向,是应当委以重任的。每次替我的儿子陈述事情,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好像是面对面说话一样。”秦王曾说:“汉光武帝自得邓禹之后,手下的门客更加相亲相近。自从我有了玄龄,就像光武有了邓禹一样。”他在秦王府待了十年,太子将要发动叛乱时,秦王召见房玄龄,(房玄龄)装扮成方士进入王府,深夜谋划事情。事平之后,评定功劳等次行赏,(房玄龄)功居第一,被赐予食邑一千三百户。淮安王李神通说:“义军初起时,臣领兵最先到达,如今玄龄凭着文书的职位功居第一,我不明白原因。”太宗说:“叔父兵马确实先到,但未曾亲自冲锋陷阵。如今玄龄有决胜于军帐中、安定国家之功,这是汉代萧何位居诸将之上的原因。”房玄龄担任宰相累积十五年,自认为权力恩宠到达极点,多次上奏章请求辞官,皇帝下诏不准许。不久,房玄龄升任司空一职,仍然总揽朝政。房玄龄坚决推辞,太宗派遣使者对他说:“谦让确实是美德。但国家一旦失去良佐,如同失去左右手,考虑到您现在身体尚未衰弱,不要过多辞让了!”恰逢讨伐辽,房玄龄留守京师。太宗下诏说:“有您担当萧何一样的责任,我就没有西顾之忧了。”但凡粮草器械的调集输送,部队的调动留止,全听玄龄总揽。
    玄龄多次上书劝谏太宗,希望(太宗)不要轻敌,长久地讨伐外族。晚年多病,玄龄看着孩子们说:“当今天下之事没有不合适的,唯有讨伐高丽没有停止,皇上含怒一心决断,群臣无人敢直言规劝,我如果不说,就会抱憾九泉了!”便上疏,太宗看到表疏,说:“此人病危,还在为我的国事担忧啊!”房玄龄执掌国政时,日夜勤恳操劳,尽心竭力为公,不想让一件事情有失误。他为人无嫉妒之心,听到别人的优点,好像自己也有这优点一样。明晰通达政务,审议规定法令,务求宽容公平。不以己之所长来衡量别人,任用人才不求全责备,即使是卑贱之人也能尽其所能。房玄龄治家有法度,常常担心孩子们骄纵奢侈,担心他们凭借权势欺侮别人,因而收集古今圣贤家诚,书写于屏风之上,让孩子们各取一扇,对他们说:“(你们)对这些多加注意,就能够保全自身了!汉朝袁氏累世忠诚守节,我内心很推崇,你们应该效法他们。”
    15.D(“不愿写《招魂》那样的辞赋”错误,是作者写不出《招魂》那样的辞赋,只能靠赋诗遣兴排解愁绪。)
    16.窗下的那一片绿草迎接我,五亩的田地也偏爱着我(2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人的热情亲昵之状(2分),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译文】美丽的春光 (暗指自己美好的青春,也暗指宋朝大好国势)已匆匆过去了一大半,多少郁结在我心中的感情难以倾诉(暗含忧国伤春的隐痛)。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虽未成家,但终有安窝成家之日,而宋朝大势已如盛春那样一去不复返,再也无法挽回。我感到自己像落花时节饮酒半酣时一样昏昏沉沉,黯然伤情。年老的我唯有以草木自娱,窗下的那一片绿草迎接我,五亩的田地也偏爱着我。我不能像流放中的屈原那样写下《招魂》来吊唁客死在异国的先帝和哀叹宋国的命运,只能暂且赋诗遣兴来酬答春天之造化。
    17. (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2)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8.B(“精准诈骗、网络人肉等更为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泄露”,因果倒置,应该是“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泄露会导致精准诈骗、网络人肉等更为严重的情况”;“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应该是“威胁到用户的财产权甚至人身安全。”)
    19.A(纷至沓来和络绎不绝;都有“连续不断”的意思。但纷至沓来不仅指人,还可泛指一切事物;络绎不绝,专指人、车、马、船的来来往往。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不厌其烦,指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前赴后继,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始作俑者,意思是恶劣风气的创始者;罄竹难书,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
    20.比喻(1分),隐私信息很诱人和“唐僧肉”诱人具有相似性(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隐私信息在犯罪分子眼中就像妖怪眼中的唐僧肉一样诱人。(2分)
    21. C(分析语句可知,①⑥构成转折关系;⑤的“就要”应承接⑥的“将强调…”;④紧承⑤的“城市海绵体”,③的“这些‘海绵体’”指代④的“河、湖、池塘等水系以及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故三者紧密相连,顺序为⑤④③;根据①⑥⑤④③的顺序可判定C项正确。)
    22.①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②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 ③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每处2分)
    23.【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由网络热词“yyds”谈起,意在引导学生对目前社会中“缩写”网络流行语盛行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语言文字表达的形式,不仅是作为人们交流的手段和工具,还是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认知的具体体现。对“满屏yyds是否担忧”问题的看法,折射出考生们对时代发展中的不同语言体系的认知与思考。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一)担忧:
    1.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才能保证语言文字的良好传承和发展。即便是网络流行语,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
    2.用符号、字母等“缩写”式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导致语言表达方式的单一,使得表达更精确、生动、优美的词语被冷落、遗忘。“万能”流行词的场景适用性之高,助长了人们思考和表达的惰性,是“文字失语”的表现。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表达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的享受、思索的兴味、沉思的回味和思想的快乐都快被扼杀了。
    3.“缩写”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呈现出语言文字社会功能走向退化的趋势。网络语言交流的价值只被当做传递实用信息,词汇日益贫乏的背后,折射出语言似乎已失去了沟通心灵和精神的美学作用,反映出我们今天的心智、情感、精神和创造力,越来越趋向于衰弱和萎缩的现实,这正是此类网络语言流行的社会隐忧。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文化上的警醒。
    (二)不担忧:
    1.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流,使“言”能及“意”就基本完成了其交际的目的。对于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新表达,是虚拟世界独特的表达方式,是年轻人张扬个性的表现,使得网络表达更简便形象、亲和幽默。
    2.对于网络上这些突破规范的表达,我们不必将其看得太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维护好主流阵地的语言文字规范不动摇,可以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
    3.随着作为流行语“土壤”的社会持续变迁,富有独创性的流行词汇将会层出不穷。在更新迭代、匆匆而过的网络语言流中,眼下的一些流行词不出意外也会慢慢被人们忘却,逐步退出舞台。保持语言的多元性,维持语言发展的蓬勃力,才是抵抗语言退化的真正要义。
    (三)对“满屏yyds是否担忧”问题的亦可辩证解读,立意指向“单一”与“双向”都可呈现,侧重一方角度的理解挖掘或是两者结合论证均可。行文中,考生需对观点理解展开具体的理由论述,亦可结合具体事例展开例证,勿流于泛化空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