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 【参考答案】B A.“通衢”的“衢”应读qú;“沉疴积弊”的“疴”应读kē。C.“不屈不挠”的“挠”应读náo。D.“复辟”的“辟”应读bì;“谆谆告诫”的“谆”应读zhūn。
2. 【参考答案】D A项,“行”同“形”,形体;B项,“泮”同“判”,分离;C项,“龟”同“皲”,皮肤冻裂。故选D。
3. 【参考答案】C ②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伐”,夸耀;③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可见,“虑”,意思是“思虑周详”;⑤弥补众人犯下的过失,“复”,弥补、补救。
4. 【参考答案】B A.介词,比。B.介词,达到。C.介词,比。D.介词,比。
5. 【参考答案】C A.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居高庙堂”。
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千里之马”。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D.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6. 【参考答案】B B.“再次是坐东朝西,最卑的是坐南朝北”错。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
7. 【参考答案】C 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当,“中国”应置于“首台”前;B项,成分残缺,坚持……的定位(或原则);D项,不合逻辑,“杜绝校园暴力不发生”否定失当,应删除“不”。
8. 【参考答案】B 玉和金锁上的字说反了。
9. 【参考答案】凤姐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他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20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的回去。
( 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务农,因为祖上曾与王夫人、凤姐的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求助。刘姥姥进贾府,见到王熙凤,凤姐说起家事的难处,刘姥姥以为告助无望,可凤姐还是给了她20两银子,刘姥姥千恩万谢的归去。)
10.【参考答案】A 依据“真实是历史的最根本要求,红色文化遗存承载着革命历史,首先就应该遵循真实的原则,尽力回到历史的原生态”,CD两项均为艺术演义,并非“真实”,不属于“遗存”;依据“实际上,革命年代的物质条件本来就不好,做到修旧如旧、恢复红色遗存的朴素面貌,恰恰能更好地保留更接近真实的历史记忆”可知,“修缮革命领导人故居,使之焕然一新”不是保护红色文化遗存的正确做法,排除B。
11.【参考答案】B “出于……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对传承红色文化日益重视”错误,“推动经济发展”并不是国家对传承红色文化日益重视的原因。
12.【参考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介绍“革命文化”的概念、发展及其重要意义。②材料二侧重介绍红色文化遗存保护须回归历史本真,传承红色基因,激活革命文化的生命力。③材料三以传承“红船精神”为例,谈如何让革命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13.【参考答案】B 句意为:当初,书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到现在,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来书写。回到朝廷,向皇帝陈述民间利病五事,钜夫被授予集贤学士,仍然回到行台任职。
14.【参考答案】D 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戚、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
15.【参考答案】B 对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朝中并无非议,元帝也无“力排非议”之举。
16.【参考答案】(1)桑哥非常生气,把他留在京师不送走,上奏请求要杀掉钜夫,总共奏了六次,皇帝都没有批准。[4分。“羁留”、“凡”各1分;大意3分]
(2)程钜夫一到任,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为害百姓的家奴,于是,官吏和百姓对他都十分恭敬。[4分。补上主语1分,定语后置1分,“肃然”1分,大意2分]
(3)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把漂洗丝絮作为职业。[3分。“为”,动词,调制,1分;“龟”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1分;大意1分]
17.【参考答案】原因:(1)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
(2)所任用的人都是贪婪图利的人,江南之所以发生乱事,也是这个原因。
措施:认为应当清查尚书的政绩,削弱行省的权力,罢免谄媚言利的官员,推行体恤百姓的措施,做对国家有利之事。
参考译文:
程钜夫,名文海,避元武宗庙讳,改用字代名。他的叔父程飞卿,在宋朝做官,任建昌通判,元世祖时,带领城邑投降。程钜夫入元充当人质,他叔父官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有一天,程钜夫被皇帝召见,皇帝问贾似道是怎样的人,程钜夫逐条对答,相当详尽,皇帝高兴,就给他笔札叫他写下来,竟然写了二十多幅进献上来。皇帝对他的才能特别惊异,对身边的臣子说:“我看这个人的相貌,已经非常高贵;听他说话,确实是聪明有见识的人。可以安排他任翰林。”因为他年纪小,召为应奉翰林文字。皇帝说:“从今以后国家政事得失,以及朝廷官员的邪正,都应该向我说明。”程钜夫顿首感谢到:“我本是被疏远的臣子,蒙受陛下的赏识,怎敢不竭尽全力来报答陛下!”不久升为翰林修撰,多次升迁至集贤直学士,兼任秘书少监。
至元二十三年,觐见皇帝,首次陈述:“兴建国学,请求派使节到江南搜查访问遗弃而不用的名士;御史台、按察司等职,应该一并任用南人和北人。”至元二十四年,朝廷设立尚书省,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参知政事,钜夫坚决推辞。程钜夫又被任命为御史中臣,御史台的大臣说:“钜夫是南人,并且年少(不宜任命)。”皇帝大怒。于是仍然任命钜夫为集贤直学士,授侍御史,从事御史台事务,奉诏前往江南求贤。当初,书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到现在,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来书写。回到朝廷,向皇帝陈述民间利病五事,钜夫被授予集贤学士,仍然回到行台任职。
二十六年,当时的宰相桑哥专权,法令苛刻而急切,四方动荡不安。钜夫入朝,上疏说:“我听说天子的职务,没有比择相更大的,宰相的职务,没有比举荐贤才更重要的。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现在权奸用事,立尚书聚敛财赋,以搜刮百姓为要务。任用的人,都是贪婪图利之人,江南之所以发生乱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臣认为应该清查尚书的政绩,削弱行省的权力,罢黜开口只谈利益的官僚,对百姓进行抚恤,只我私下认为应当理清尚书的政务,减损行省的权力,罢免谄媚言利的官员,推行体恤百姓的事务,行对国家有利之事。”桑哥非常生气,把他留在京师不送走,上奏请求要杀掉钜夫,总共奏了六次,皇帝都没有批准。三十年,离开京师担任福建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办学堂推行教育,官吏百姓对他又充满敬畏又爱戴。大德四年,调为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程钜夫一到任,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为害百姓的家奴,于是,官吏和百姓对他都十分恭敬。皇庆二年,天下大旱,钜夫应诏陈述桑林等六事,违背了当时宰相的意愿。第二天,皇帝派遣近臣赐他为上尊,慰劳他道:“中书集体商议,只有您所说的最恰当,以后遇到其他的事,一定要好好地告诉我。”钜夫建言道:“经学方面当以程颐、朱熹传注为主,文章应该革除唐、宋时期的弊害。”于是下命让钜夫起草下诏推行。三年,向朝廷称病请求退休,朝廷没有批准。钜夫请求退休的意愿更加坚定,皇帝特授钜夫为光禄大夫,赐以上尊,命令职位低于钜夫的臣子到齐化门外饯别送行,为他提供南回的马,下令行省和有司经常慰问。钜夫回家三年后就死了,终年七十岁。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为文宪公。
18.【参考答案】B “与他辗转天涯、踏尽红尘的辛劳形成对比”错误,“依然一笑作春温”与“天涯踏尽红尘”没有对比,这里是说词人即使与友人分别了三年,再见时看见友人的笑容依旧是温暖的,情分并没有生疏。
19.【参考答案】 ① 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②这两句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③也是对自身飘零的身世的慨叹。
20.【参考答案】
(1)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4)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1.【参考答案】B “爱憎分明”,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根据语境“一个人,不是君子,就是小人;不是清,就是浊,其间容不得一丝儿苟且”,应用“泾渭分明”,排除A项、C项。“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东西不消化一样。“胶柱鼓瑟”,指不能灵活变通,现含贬义色彩。根据语境“做事要符合实际”,要灵活变通,不能“胶柱鼓瑟”。“凛然正气”,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浩然之气”,指浩大刚正的精神。根据语境“至大至刚”,应用“浩然之气”。“登高自卑”,比喻事情必须循序渐进。“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根据语境“儒家‘舍生取义’的人格风标”两人仰慕,应用“高山仰止”。
22.【参考答案】D 根据“在道家看来,纯粹的清是不存在的,清中自然含藏着浊”这句可知,老子不是混淆清浊,承认两者有区别,只是要求,有时不要截然分清,因为“只有含藏着浊的清,才可保持长久”。据此,可以排除ABC三项。
23.【参考答案】C A项,表示特殊称谓——绰号。B项,表示否定、反义、讽刺的作用。D项,表示特定节日、纪念日。故选C。
24.【参考答案】①“贵校”改为“学校”。②“惠顾”改为“光临”
“贵校”是敬辞,用于称呼他人的学校,而此处是指自己学校,不适合用敬辞,应改为“学校”;“惠顾”虽是敬辞,但一般用于商店在顾客离开时欢迎顾客再来,此处请对方回到母校,用“光临”即可。
25.【试题分析】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
本题作文是漫画作文,漫画由树、鸟、人三部分和说明性文字构成。画面中的鸟与人形成对比:鸟不害怕树枝断裂,是因为它有翅膀,无需依赖外物;而人却惧怕树枝断裂,是因为他依赖着树枝。通过对比可得出漫画的深层含意,或可将三者看成一个完整系统,综合立意。
2.思维限制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翅膀。”文字中说的是鸟,但映射的却是人,考生的思维必须由鸟及人,谈对人生的思考,要谈的是人应该怎么办,而不是鸟。
3.漫画往往具有寓言的性质,考生要能够透过直观的画面抽象出社会人生的道理。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鸟之所以不怕树枝断裂,不是凭借外物,而是依仗自己的翅膀。“鸟的翅膀”可以喻指人的实力、能力、素养等,立意时,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一是个人层面,如增强个人实力、提升自身素养等;二是从集体层面,如某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三是从国家层面,如发展科技、重视创新才能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等。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2.构思和选材是开放的。基于漫画内容和寓意,考生可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作时可以根据写作需要自由选材,援引事例,只要能围绕观点进行论证即可;行文中可以自由安排文章结构,自由构思论证思路和选择论证方法。
3.文体是自由的。除诗歌外,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
【立意】
1.能力为双翼,枝断又何惧?
2.增强实力,才能无惧险境。
3.强大自己,摆脱依赖。
4.以己之能,振翅枝头。
【素材】
(1)面临深渊时,独创新路的是好汉;茫茫荒漠中,不惧风沙的是英雄。当我们陷入沼泽地时,如果自己不主动设法脱险,完全等待外力救援只会越陷越深。正如陆游所说:“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靠自己不仅是一种决心,更是一种魄力。若当年六国在面对虎狼一样的秦国时,能强大自己,“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倘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面临险境时靠自己,方可乘风破浪,势不可当。
(2)只凭外力收获的成功是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唯有靠自己,才能脚踏实地、行稳致远。陶行知先生有言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法国作家小仲马开始写作时,经常碰壁。父亲大仲马便劝儿子寄稿时附上“我是大仲马的儿子”,但“只想拥有真实高度”的小仲马没有采纳,而是继续创作,继续投稿,最终他的《茶花女》问鼎文界。对他来说,坐在父亲的肩膀上摘下的苹果,绝没有自己爬上树摘下的苹果更有味道。凭自己的实力,才能达到真实的高度。
(3)如果说危险是即将断裂的树枝,那么自己的实力就是鸟的翅膀,新时代的中国,因这厚土的滋润、这灯塔的指引,才能在知识、技术上独立,才能于自强中谋发展,于拼搏中缔造梦想。如今中国已经凭借自己的力量勇立潮头,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亦要不断提升自我,凭借自己的力量,与国同行,不负韶华。
【范文】
凭己之能,行稳致远
攀在树枝上的人胆战心惊,唯恐树枝断裂而摔落;站在枝上的鸟儿却怡然自得,毫无顾虑,这是因为纵然枝断,它仍可凭翅飞翔。漫画内容发人深思:人担忧,是因为树枝是其唯一的倚仗;鸟怡然,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翅膀可依凭。
由此观之,倚仗外物之力非长久之计,依凭自我能力方能行稳致远。
一味倚仗外物,必然受制于人。因为倚仗外物、有求于人,便不得不应下许多不平等条件以换得自己存活;一旦他人的援助、外物的支撑被切断,自己便会一下子陷入极其困窘乃至近乎灭顶的境况。这般光景,岂不是任人拿捏、受制于人?中兴事件足以发人深省,一味倚仗美国芯片的中兴受制于美国,彻头彻尾地失去自主权;而建国初的新中国亦曾举国面临此般屈辱之境遇,受苏联科技封锁,被迫在窘迫中艰难起步。以此为鉴,一味倚仗外物绝非长久之计,只会落得处处受制于人的光景。
依凭自我能力,方可行稳致远。“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傍身。”自己有能力,哪怕一贫如洗,也可白手起家,为自己打拼一方天下。自己的能力,是无人可以抽掉的底牌,是一个人永远的支撑。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民族,如若自己有了能力,那无异于自己建构出说话的底气。唯如此,个人与国家才能获得行稳致远的最初动力;也唯如此,人的生命、国家民族的存续才有了价值与尊严。无论是周立平火药“微雕”、潘际銮焊接创新,还是中国航天科技、量子技术领跑世界,都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依凭自己的能力,方能行稳致远。
然而我们说“不一味倚仗外物而要依凭自我”,并不代表完全不可以借助外力。“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恰当地借助外力反而有利。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向国外汲取的经验;中国科技的弯道超车更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我们所避忌的,应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外在,全然依赖外物。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如今中国的发展之担已移交我辈青年肩上,我们应如漫画中的鸟儿一般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此,方能使国家拥有核心竞争力,拥有国际话语权,不受制于人,如此方可行稳致远。
倚仗外物非长久之计,依凭自我方行稳致远。愿华夏青年皆发展自我之能,圆中华龙腾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