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赵若槸《遇樵川林时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1-1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赵若槸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遇樵川林时中①
    南宋  赵若槸
    建水樵川隔几重,相逢孰意大江东。
    客行芳草垂杨外,春在柔桑小麦中。
    细雨疏田流水碧,残霞拥树远林红。
    浮生聚散浑无定,有酒何妨一笑同。
    注:①亦有版本题目为《过樵川林时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体裁上来看,属于七言律诗,律诗定型于初唐,与绝句同属近体诗。
    B.首联写建水与樵川相隔一段距离,没想到作者与林时中会在大江东相遇。开门见山,点出人物与地点,照应题目。
    C.第二联以“客”自称,“春”字点明季节,乡间路上,芳草萋萋,垂杨掩映,柔桑和小麦充满了盎然的春意。
    D.本诗最后提到了“浮生”,这一出自《庄子》的典故常被后人引用,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也写到“浮生若梦”,两篇作品都是借此表达对“聚散”的感慨。
    15.请赏析诗歌的颈联。
    16.尾联中“有酒何妨一笑同”中的“笑”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案:
    14.D
    15.(1)采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远景如“疏田”“远林”,近景如“流水”“树木”等,远近结合,富有层次感;动景如“细雨”“流水”,静景如“残霞”“远林”,动静结合,富有生机;(2)运用色彩词,画面色彩艳丽,赏心悦目。如“碧”“红”,写出流水的颜色和霞光的颜色,画面鲜艳美丽;(3)运用拟人手法,“拥”字写残霞拥抱树木,景中含情。
    16.(1)“笑”包含看透人生的潇洒,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虽然人生聚散无定,但只要能相逢,就值得庆贺;(2)“笑”包含对朋友相逢的喜悦,也包含与朋友心心相印的情谊:尽管相聚很偶然,也很短暂,但只要心在一起,走到哪里都无妨;暂且尽情享受这把酒言欢的幸福时光吧。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两篇作品都是借此表达对‘聚散’的感慨”错。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也写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感叹欢乐甚少,要及时行乐。并非表达“聚散”的感慨。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颈联“细雨疏田流水碧,残霞拥树远林红”,选取“细雨”“疏田”“流水”“残霞”“树林”等意象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田园春景图。
    诗句采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田地之中秧苗尚小,因而显得田地疏阔,在潇潇春雨中一派淡然宁静的氛围,远处的疏田,近处的流水,在细雨迷蒙中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天边红火的残霞,为远处的树林镀上一层艳丽的红色,近处的树木,远处的树林,层次分明,空间感很强。“细雨疏田流水碧”属于动态景色,潇潇春雨,淙淙流水,为这幅图画增添了无限生机;“残霞拥树远林红”是静态景色,画面恬静而美好。
    此句色彩绚丽,用“碧”描摹春水,用“红”描写霞光,整个画面色彩鲜艳,赏心悦目。
    “拥”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残霞以人的动作,使得整个画面景中含情,增添了无限魅力。
    1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尾联“浮生聚散浑无定,有酒何妨一笑同”,写人生聚散无定,这次相聚其实很偶然,下次又不知何时才能重逢,然而两人却浑不在意,“有酒何妨一笑同”。这“笑”包含看透人生的潇洒,以及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首联“建水樵川隔几重,相逢孰意大江东”,本来建水和樵川相隔遥远,作者和林时中相逢遥遥无期,没想到偶然在大江东相遇,能和朋友把酒言欢,两人心意相通。这“笑”包含对朋友相逢的喜悦,也包含与朋友心心相印的情谊。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