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元好问《岐阳三首(其一) 》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1-1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元好问
    岐阳三首(其一)
    元好问[注]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鯨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公元1231年(正大八年)正月,蒙古军围岐阳(今陕西凤翔),四月城破。此时元好问任南阳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描写呼号的北风席卷大地,凶猛的敌骑强势压境,渲染出一种阴冷、低沉、压抑的氛围。
    B.“千里传闻果是非”写作者听见不幸的消息,心里悲痛万分,一声长问写出了作者悲愤、沉痛的心情。
    C.诗歌颈联实写庞大的鲸鲵凶恶残暴,吞噬人群,猖獗的毒蛇和恶狗为非作歹,肆意妄为,紧围孤城。
    D.“穷途老阮无奇策”中老阮,是指阮籍。阮籍行车“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此句是作者借典自况。
    16、清人赵翼《题遗山诗》有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5、C.“实写庞大的鲸鲵凶恶残暴,吞噬人群,猖獗的毒蛇和恶狗为非作歹,肆意妄为,紧围孤城”错误。鲸鲵,蛇犬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残暴的蒙古军。
    16、(1)本诗主要是写蒙古军围攻岐阳,岐阳城遭受重创,生灵涂炭,而作者将满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留下这篇名作,成为元好问丧乱诗的代表作之一,此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2)从艺术特色来看,①颔联三秦形胜与千里传闻惨烈形成对比,突出强调蒙古侵略战争的残酷。颈联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蒙古军的残暴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作者对蒙古侵略者行为的强烈谴责,对他们充满憎恶与痛恨之情。②尾联用阮籍的典故和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国家的担忧,内心充满悲愤之情。综合运用多种技巧描写满目疮痍之景,抒发满腔悲悯愤懑之情,正是“赋到沧桑句便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