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毛文锡《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0-1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毛文锡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毛文锡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平江波暖”两句写水满波平,鸳鸯相对,渔船成双返回之景,表明了词中即将分别的应是一对恋人。
    B.上片结尾描绘了一幅风雨之后,栖于浅滩的白鹭惬意轻飞的画面,表现了词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C.“兰棹今宵何处?”句可理解为男子在与女子分别之时的内心独白,与“今宵酒醒何处?”一句的意思相近。
    D.本词每两句描绘一幅画面,形成一种情景,这些情景表面各自独立,其实都是紧扣主旨,层层递进的。
    15.本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答案:
    14.B
    15.①以乐衬哀:本词前两句通过平静的江波、嬉戏的鸳鸯、归岸的钓船等物象营造出温馨闲适的画面,反衬人物离别的愁情;②对比:一、二句的温馨与三、四句的凄清形成对比,突出离别的伤感,五、六句中钓船归来与兰舟远去的对比,突出离别时的不舍和担忧;③虚实结合:主人公看到远处渔船明亮的灯光,想象离人不知今晚栖止何处,更添对远行人的担忧牵挂之情;④起兴:词人先写鸳鸯相对、渔船成双之景,由眼前的温馨生发离愁,既显得自然又拓展了诗的意境;⑤借景抒情:词人借栖息于滩头上的白鹭在经历一夜风雨后惊飞而散,凄苦萧条之景来暗示人世的悲欢离合。(任选两种即可)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词内容及分析艺术手法的能力。
    B.“白鹭惬意轻飞的画面,表现了词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情感理解有误,上片结尾写惬意舒适的白鹭因风雨的袭击惊飞而散,是以愁景渲染离情。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描绘了一幅温馨舒适的画面,在这江平波暖、鸳鸯亲昵嬉戏,钓船纷纷归来的美好时节,作者却要与友人离别,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用美好的景物、相聚的鸳鸯和归家的渔人反衬自己与友人离别的哀伤愁绪。
    “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本来宁静栖息的白鹭,却被风雨惊起而飞,岂不正如自己与友人不得不离别吗?纷飞的白鹭与即将离别的人在心情上形成呼应,借景抒情。
    以上两句,一则闲适恬淡,一则凄清离乱,两相对比,更让人无限留恋那平和宁静的相处时光而伤感这即将到来的离别,在对比中突出了离别的伤感之情。另外,“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两句中,通过渔灯已静静停泊在岸边,而友人的船只却要远行,还不知今夜将要停泊何处的对比,突出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牵挂之情。
    “渔灯明远渚”是作者亲眼所见,而“兰棹今宵何处”则是作者心中所想,如“今宵酒醒何处”一般是虚写,这两句虚实结合,充分流露出作者对远行友人的无限牵挂担忧之情。
    词中首句“鸳鸯”“两两钓舟”,其实是以这两种景物来引出自己对离别的伤感之情,用了起兴手法,既让情感抒发显得自然流畅,又用意象构架出更广阔和富有想象空间的意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