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自去年以来,猪肉价格上涨就一直是热点话题。2019 年 11 月 26 日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 示,猪肉批发价格连续三周回落,降幅超过 16%,猪肉价格回调趋势明显。下列对猪肉价格回调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国家提高了养殖业的环保要求 B.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量快速减少 C.我国保供稳价的措施科学有效 D.不法商贩存在着随意抬价的行为 2.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纲领的出台,被誉为国企改革突破口的混改挂上了“加速挡”, 成为国企改革一大亮点。2020 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以及上市等多项改革将全面提速。 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 ①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②确保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焕发国企活 力,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④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农产品价格有时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某年白菜价格暴涨,大批农户种植白菜。次年,白菜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种植户和经销商损失惨重。一些农户不禁感叹:“我骑上白马,也追不上白菜行情的变化啊!”这反映出: ![]() ①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存在着自发性的弊病 ②市场主体可以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 ③从 价格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④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建造航母和运行航母是海军战斗力的重要支柱,可以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2019 年12月17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承建的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三亚 交付海军。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和入列说明: ①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②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我国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并惩处各类违法行为,通过“宽进+严管”的政策导 向激发市场活力。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活力 ②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公共服务 ③消除市场缺陷,保障公平竞争 ④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 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下列漫画符合上述政策要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9 年 11 月 27 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公布,修改后的《条例》首次明 确,对个人违法投放垃圾的行为,最高可处 200 元罚款。此外,要求餐馆、旅馆不得主动提 供一次性用品,并对“混装混运”现象加大了处罚力度。这一条例的修改: ①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 ②表明政府有效治理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说明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 5000 元,到养老、租房、子女教育等 6 项专项附加扣除引 入,近年来,我国诸多减税措施纷纷落地,牵动着大众的切身利益。我国的个税调整: ![]() ①可以更好地理顺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②体现了初次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分配原则 ③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④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激发消费潜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并首次明确要求“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这从根本上确立 了慈善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第三次分配: ①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 ②是促进全国人民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 途径 ③旨在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是对社会 保障的有力补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某校以“爱劳动、做 劳模、树匠心”为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观点正确且与议题相契合的是: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唯一途径 ②弘扬劳动精神可以为经济社 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③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5G技术是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具备高速率、低延时和大容量等特点。 5G 商用的到来给物联网生态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未来将会是“万物联云、万物上云、多云 互联”的智能时代。5G 技术 ①有助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②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③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④会淘汰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然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仍不容忽 视。下列关于增加就业的措施得当的是: ①积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增长 ②支持企业稳定岗位,规范裁员行为 ③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就业 ④从技术密集型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实体强则经济强,则国家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振兴实体经济需要 ①推动自主创新,提升发展质量 ②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以虚拟经济为依托,降低成本 ④把提升经济效益作为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化收入分配的有关政策不断出台,居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来源也日趋丰富,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下列对居民收入途径判断正确的是: ①市民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经营性收入 ②农户获得的政策性生产补贴——转移性收入 ③单位给员工发放的绩效奖金——劳动性收入 ④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礼记·礼运》中指出:“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此 可见,社会保障: ①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②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 社会互助功能 ③有强制性,可以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④能够化解社会矛盾,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12 分)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动力。但目前绝大多数民 营企业仍然面临规模小、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发展粗放、国际竞争力不强等突出矛盾。 近年来,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和创造力。 ![]()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连续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6 分) (2)请就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发展,从国家或企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17.(8 分)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 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一 招”。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 转变为“决定性”,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提高,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等更好发 挥政府作用,使市场主体的制度性成本不断降低。我们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主体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为我 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结合材料,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8 分) 18.(13 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材料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其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思想既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又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照耀中国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 材料二 2019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 设。 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建设培育新动能,为经济提质增效,提高整体竞争力。中国改革开放已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 山路更陡”的阶段,敞开大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国际科技和人才 合作,方可“好风凭借力,扶摇上青天”。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显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自主创新水平 持续跃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双轮驱动“双发”合力助推 中国经济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时代我国应该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7 分) (2)结合材料二,阐述“双轮驱动”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6 分) 19.(14 分)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 重,要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 材料一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当前最突出的短板和难点在贫困农村,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习近平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 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 民族、每一个家庭。” ![]() 材料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为抵御市场风险、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W 村村民按照自愿原则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专业指导,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 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这些措施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今,他们的产品走向了世界,合作社也成为全国示范社,W 村成功 脱贫走向富裕之路。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消除贫困。结合材料一,对此予以说明。(6 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 W 村是如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脱贫致富的。(8 分) 20.(8分) 截至 2018 年末,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94293 万人。老年人无论城乡,都能够按月领取数额不等的养老金,我国进入了人人享有养老金的时代。2018 年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 险 13 4 亿人,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基本实现人员全覆盖。2018 年末,全国共有 4528 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障。这是全民共享 国家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是引领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有人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人都要享受到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8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C 2.B 3 .D 4.A 5.C 6.B 7.A 8.D 9.B 10.D 11.A 12.B 13.A 14.C1 5.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12 分)(1)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创业就业、 技术创新、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分)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 当前,民营企业存在着一些经营困难,影响了自身发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其摆脱困境创造良好环境,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3分) (2)国家角度:国家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继续落实好对民营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帮助民营企 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转型升级;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每条 2 分,答出其中三条即可) 企业角度:抓住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机遇,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 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降低成本,促进转型升级;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参与国际 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每条 2 分,答出其中三条即可) 17.(8 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党的领导,能够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这 一制度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分)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既能促进效率提高,又能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分)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 府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 分) 18.(13分)(1)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1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分)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 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分)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分)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系到发展的速度、效能、可持续性,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分)改革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更高 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有助于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优化经济结构。(2 分)“双轮驱动”可 以更好地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 分) 19.(14分)(1)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分)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分)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2 分) (2)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2 分)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2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综合效益;(2分)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 农村产业结构。(2 分) 20.(8分)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社会保障的要求 越来越高,要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因此,该观点具有合理性。(3分)经济发展 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经济实力作支撑,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 维持下去。因此,该观点又有一定的片面性。(3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 又要量力而行。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 保障持续发展。(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