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1】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 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B.“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C.“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D.“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14.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6分) 答案: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12.A 13.D 14.答案要点: ①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 ②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