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段成式《皇甫直》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8-25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段成式
    皇甫直
    (唐)段成式
    蜀将军皇甫直别①音律,击陶器能知时月②。好弹琵琶。元和中,尝造一调,乘凉,临水池弹之。本黄钟而声入蕤宾③。因更弦,再三奏之,声犹蕤宾也。直甚惑,不悦,自意为不祥。
    隔日,又奏于池上,声如故。试弹于他处,则黄钟也。直因切调蕤宾,夜复鸣弹于池上,觉近岸波动,有物激水如鱼跃,及下弦则没矣。
    直遂集客车水竭池,穷④池索之。数日,泥下丈余,得铁一片,乃方响⑤蕤宾铁也。
    (选自《酉阳杂俎》)
    (注释)①别:辨别。②时月:节令。③黄钟:古乐十二律的第一律,声调最宏大响亮。蕤(ruí)宾:古乐十二律的第七律。④穷:    ⑤方响:唐代宴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厚薄不一的长方铁块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演奏时用小铁槌击打。
    1、请你解释文中注释④“穷”的意思,再补充一个例子。你会选用下面哪一个例子?请写下你的思考过程。
    A.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B.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C.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送东阳马生序》)
    2、划波浪线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直/遂/集客车/水竭池 B.直/遂集/客车/水竭池
    C.直/遂集客/车水/竭池 D.直/遂集客/车水竭/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因更弦,再三奏之,声犹蕤宾也。
    4、从探求事理的过程来看,皇甫直与下面哪一个人物有共同点?请阐明理由。
    《河中石兽》里的老河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里的王阳明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答
    1、穷是“尽”的意思,这里表示抽干。我选择B作为例子,欲穷其林的“穷”表示“尽”,活用词,意思是走尽,与选文中的“穷”义项一致,而其他两项分别表示“穷困”“深”,意思不一样。
    2、C  划分句子内部的朗读节奏需要结合句意进行,此题难度不大。“直遂集客车水竭池”意为:皇甫直就召集人用水车车水弄干了水池。
    3、(皇甫直)于是更换琴弦,反复弹奏(黄钟),发出的仍然是蕤宾的声调。
    4、
    示例1:《河中石兽》里的老河兵能够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的实践经验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结合理论和实际情况来判断事物的真实情况,这与皇甫直反复思考为什么曲子用的是黄钟阳律,弹奏出来的琴声却入到蕤宾阳律去,然后探寻出真相的精神是一致的。
    示例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的王阳明,坚持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格”院子里的竹子。虽然方法不对,但是这种探求真理的精神,与皇甫直反复思考为什么曲子用的是黄钟阳律,弹奏出来的琴声却入到蕤宾阳律去,然后探寻出真相的精神是一致的。
    示例3:《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致力于昆虫学的研究,仔细观察昆虫世界,他具有的勇于探索、努力求知的敬业精神,与皇甫直反复思考为什么曲子用的是黄钟阳律,弹奏出来的琴声却入到蕤宾阳律去,然后探寻出真相的精神是一致的。
    【参考译文、
    蜀将军皇甫直,懂音律,据打击陶器发出的声音就能知到时令月份。好弹琵琶。元和年间,曾经自己编造一曲,乘凉时在水池边弹琵琶休闲。本来是弹拨黄钟,音却变成蕤宾,因而换根弦再三弹奏,声音依旧是蕤宾。皇甫直十分疑惑,感觉不愉快,自以为不吉祥。隔了一天,又来到池上演奏,声音还是那样。试着到别处去弹奏,则该黄钟就是黄钟(不会变声)。皇甫直因而改弹蕤宾调,到了夜间又弹奏于水池上,觉得近岸处水波涌动,有东西震激水如鱼跃,等到停下则不再有这个现象。皇甫直就召集人用水车车水弄干了水池,翻遍水池寻找。过了几天,在淤泥下一丈多的地方,找到一片铁,原来是方响中的蕤宾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