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卷第一题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中国人历来最重视的就是家族的传承,最反对的就是“数典忘祖”。 日常生活中,家里的老人往往都喜欢向晚辈讲述家族的往事,尤其是几十年前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不少是祖辈当年投身革命斗争的英雄事迹、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突出贡献,也有很多是关于贫穷、关于苦难、关于生离死别、关于爱恨情仇的记忆;他们被潮流裹挟着前行,为家族奋斗、也为社会牺牲。这些故事从一个个侧面、从细微处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变迁。这样的故事从我们戴上红领巾时就听,并伴随我们成长的每个时刻。 请你依据长辈的讲述,结合你所了解的时代背景,以一百年来的家国变化为主题,写下令你印象深刻的前辈故事。题目自拟。 时间之外的归属 孙嘉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 一、族谱 无数次在博物馆见到各式各样的族谱,装订精盏,大抵是名人名门之后的身份考证。 但我要说的是祖父桌上常摆的那本。它的原本收藏在祖父千里之外的山东故乡的孙家祠堂中。半年前临太祖母逝世二十载,随祖父举家返乡祭拜,有幸看到它和原本。 祠堂暗而静默,但烛火长明。也许只有在这样的神圣里,我才能静下来,去回顾身后的千年先阴。 有一本书是与众不同的,是近百年的那本。其实每本书的扉页都会是先祖留下读书明志,立德修身的祖训,唯有那一本不同。 “……而今神州陆沉,家国患难,苍生不宁。昔班超从戎投笔,值此国难,吾孙氏子弟当守家国之大义,立民族之气节,若无立国选才,亦当战死以殉国难,无愧列祖列宗神明……” 用血色殷殷的朱笔写就,以淋漓的行草,快意恣肆,气贯长虹。 翻开正页,有些名字是红笔写就的。在华夏,红笔题名为忌,但后人仍用红色将他们记叙下来。 孙德忠,1921年生,妻张氏。国民二十九军连长,战死南京。 是南京大屠杀的故地吗?在他呼喊着挥刀冲向敌营之时,在这片千里血染的土地上,他该是怎样的决绝? 孙德禹,1922年生,妻邓氏。商务印书馆编辑,战死河北。 是真的响应家训投笔从戎的文人吗?抑或是商务印书馆被炸毁的悲愤使他提起枪冲向犯我疆土,毁我文化的恶兽吗? 孙绪安,1927年生,就义于山东。 看名字是下一辈的排字了。没有婚配,就义时十六岁有余。 …… 合上书卷,封面是“家德绪刚长”的祖训,也是这五代人的排字。 这极为神圣壮烈的一本书。祖父翻阅它时垂泪泣涕。也许哪里有他的父亲,有他未曾见的叔伯兄弟,有他的眷恋与不舍。 而今,我站在它的面前,它成了一代人时间之外的归属。 二、情书 你写给前座女孩的情书,我看过了。文辞博雅,海誓山盟,感人至臻。 但你有没有见过锥心泣血的情书呢?祖父的小木箱里留着他抗美援越时候的军功章,太祖母裁衣裳的纸模……有一封情书压在最底下,是钢笔的滞涩的字迹。 安,不知这一去要多久能回。想是三年不回,便是与鬼子搏命(战死)了。你总是最让我挂记的。你常说要做我的新娘子,我害羞不应,却再无机会应了…… 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写信的人儿的心该是怎样的滴血啊?那个叫安的女孩,还在等他吗?他回来了吗?又是谁将这封信传给了祖父,成为后代人扼腕叹息的遗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但有一代人的青春里,情思成了无法折返的故园与光阴,成了时间之外的梦境。 那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和那个日夜思君的女孩安,他们对彼此爱过了,他们为这个国家爱过了。他们活成了他们自己的时间。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三、时间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时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 每次去爷爷家,他都要把我拉进他的卧室,给我展示他的相片,他的故物,他的记忆。 也许儿子儿媳都太忙无心倾听,也许祖母还在忙于油盐柴米,也许孙女太小还听不懂这些。于是,我成了祖父唯一的倾听者。 也许是他想在有生之年给后人记完那个年代的过往,那个年代的故事。他不想让那个年代的记忆失传。他不愿他的父母,他故去的战友,他璀璨的情感,在他百年之后就彻底被世人遗忘,留不下一点痕迹。 可是,故事太多太多,怎么讲得完呢? 可是,还有什么是时间不会抹去的呢? 是记忆。 记忆留下来,像默片一样,回放那年英勇牺牲的军官,那年持枪报国的文人,那本族谱,那封情书,那个年代。我愿意成为它们的聆听者与讲述者。 时间从一个质点结束,又从一个质点开始。 在我们时间里不会再重演一次。 但那一代人爱过了,那一代人真正活过了,他们成了时间之外的归属,在这片陆地上,在无限的时间与记忆里。 在崭新的世间,作为他们的后人,作为这个氏族的继承者,我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吗? 像先祖一样,无声而伟岸。 我期待着。 指导老师:杨治宇 【点评】 本文以三个部分,讲述了令作者印象深刻的家族故事。第一部分,借家族的族谱,讲述了几个家族先辈战死在抗日战场,文字简短而悲壮。第二部分情书,写了祖父收藏的一封信,简短的交待里,我们不知道写信的人是否牺牲在抗日战场,令人扼腕。第三部分,写了作者的思考。全文构思巧妙,围绕主题进行叙述,尤其讲述的抗战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起杀敌的那段往事,文笔简洁流畅。本文荣获特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