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杜荀鹤《献新安于尚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8-2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杜荀鹤
    献新安①于尚书
    杜荀鹤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
    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
    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
    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注)①新安:郡名,在今安徽休宁、歙县一带。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设问:九州英勇善战的军队又怎样呢?也比不上贤良的郡守与天气的和暖。
    B.颔联承上,写于尚书之贤,他的俸禄很少资给家用,暗中受其恩惠的却有很多。
    C.颈联触景生情,四境内绿色的云彩笼罩着遍地的庄稼,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D.全诗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
    10.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9.C.“触景生情”错,应为“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是先见景,后有情,景物引发、触动了诗人的感情;寓情于景是先有情,带着情观察、描写景,将情感寄寓在景中,以客观之景暗示主观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并非先看到新安遍地桑麻之景,感到由衷喜悦,才来写下这首诗;从首联、颔联看来,诗人之前就对于尚书了解甚深,十分敬佩。因此,颈联上句不能说是触景生情。
    10.①“行人”在这里指诗人自己,他路经新安,耳边都是父老无忧无虑的欢歌声。②“行人”所闻尽是父老欢歌,从侧面反映了于尚书卓越的政绩。③表达了诗人对于尚书的赞颂之情。
    【分析】
    10.尾联“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行人”在这里指诗人自己,此联意思是“我途径新安,满耳都是父老无忧无虑的欢歌声”。“父老欢歌”恰是以为长官治理的好,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因此此联是从“无愁父老歌”的角度,间接表现于尚书优异的政绩,是侧面烘托或间接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尚书的赞颂之情。理解某一联的手法,有时也须结合全诗的主旨,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看待这一联。这是一首颂诗,一味正面歌颂是不适宜的,会显得过于浅露,所以也需侧面烘托,如颈联的景物描写、尾联的父老欢歌,就都是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