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外语科目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一门学科,有的考生和家长希望取消外语考试,也有的考生和家长认为应该保留。 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英语等外语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再设为主课,不再设为高考必考科目。一石激起千层浪。 ![]()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3月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外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不赞成高考取消外语科目,外语不能退出高考。但高考外语科目采取社会化考试、等级考试等新方案,一年多考,是完全必要的。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英语被踢出考试”的文章,虽然还是小学试点,但是也让大家看到了一种可能,分享给大家,你觉得高考也应该把英语踢出吗? 《教育部发布官方通知:英语正式被踢出考试,上海成为首个试点城市》 相信很多人和小金一样,读书的时候最头疼的科目就是英语了,直到高考这门科目也没有很优秀,一直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后来经过交流以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对英语头疼不已,原来很多人都觉得英语很难学。 学习英语难度大,实用性还不太高? 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党来说,英语学习难度大,还只是一方面,根本问题是这门科目毕业以后根本没有用,除了非考不可的中考和高考,进入大学后就很少用到英语了。 虽说大学有四级考试,但门槛并不高,如果本科毕业后不准备考研,毕业以后也不打算出国,或者从事相关的工作,那英语还真的是“毫无用处”。 浪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门将来并不会用到的学科,这才是学生和家长们纠结的关键!而且如今我们汉语的国际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对英语的需求确实越来越低了,考虑到各种天时地利,不少人开始高举“将英语踢出考试”的大旗。 原本以为这只是形式化反抗,结果这一旗帜还真的挂上去了,教育部发布官方通知,英语正式被踢出考试,部分省份目前已经开始实施。 英语终于被踢出考试,上海成为首个试点? 这个好消息来得甚是突然,随着教育部好几个减负的通知,上海市教育局发布消息,所有小学正式取消期中考试,并且期末考试只允许有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这也就是说,曾经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语,目前已经正式被踢出期末考试了。 确实在“上海教育”找到这样一份文件 上海发布了相关的政策,将全面解决“以分为王”的教育困境,所面向的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这个政策中明确表示要全面减少考试的次数和科目。 对于小学生而言:取消了一切的联考和月考,也不得进行期中考试。除此之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只考察语文和数学这两门课程,英语直接被剔除在外。 根据相关消息,上海是我国首个“试点城市”,假如上海市将英语踢出期末考试得当,这个政策就很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谁也不会想到,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极高,并且十分洋气的直辖市上海,居然会成为首个将英语踢出期末考试的城市。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将英语踢出期末考试还不是唯一的减负,除此之外,上海市教育部门同时还提出了多项减负政策,让中小学生欢呼不已。 除英语之外,月考和联考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学生阶段大家最发愁的事情就是考试,原本只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稍微坚持坚持也就过去了,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有期中期末,还增加了月考和联考等考试,这可真是让人头大。 不过随着上海市教育改革的一声枪响,教育部门明确规定,调整以后中小学每学年只能举行两次考试,同时体育课的安排和语文数学也是一样的,体育老师将正式回归,不会再莫名其妙“消失”了。 目前国内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阶段,上海市教育改革以后,将会增加对学生们动手实操能力的锻炼,比如物理等科目,会适当削弱基础理论知识的占比,将这些都增加到动手实操能力方面上来。 看着这些条条框框的公布,中小学生减负的时代是真的到来了,就连上海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都在大刀阔斧减负,其他城市应该也快了,相信不久以后中小学生就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不过这次改革仍然和之前几次一样,与中小学生开心的手舞足蹈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站在旁边手足无措的家长们,他们的脸上不仅没有欣喜若狂,反而还担心不已。 减负政策初见成效,家长们却手足无措了 对于学生来说,上学自然是压力越小,作业越少就越好,可对于家长而言,孩子们作业少了,补习班去的少了,就很有可能被别人超越,到了高考以及社会上,就很有可能永远追不上别人的步伐,从此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家长们对本次的改革,实在是不太支持,甚至还有些手足无措,关于本次上海作为试点,将英语踢出期末考试,家长们不用过分担心,减负并不是不让孩子们学习了,而是适当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促进全面化发展。 按照之前的学习方式,下学就进补习班,出了补习班就回家写作业,学生们长期处在高压下,不仅学习效率越来越低,还有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更不利于长远发展了,而且学习任务和压力适当降低后,家长们也能从其他方面培养孩子,比如学习音乐、美术等兴趣特长,星期天用于户外活动等等,都很有益于身心。 网友怎么说? @晴川 仔细想想,计算机领域很多高精尖先进论文都是外文写的,如若义务教育阶段不学习外文,将来大学一起补吗? @鹅羊山 全民学英语,浪费大量财力物力,其实只为一少部分人服务,绝大多数人高考后就没啥作用了,干嘛呢?建议英语作为选考科目,其中"双一流"高校招生录取要求英语须达到什么水平,即可。 高考必考科目语文、数学,理工农医类另加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经史管艺类另加必考科目政治、历史,然后另行选考一门(4选1∶理工农医类在政治、历史、生物、地理里面任选考一科、经史管艺类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里面任选考一科),所有科目原始卷面分均为120分总分(原始卷面总分600分),其中必考科目原始得分计入总分、选考科目赋分计入总分。英语作为公共科目,不统考,作为社会考试,确定等级,各招生学校招生时可以要求英语达什么等级,只做门槛。 @啥 求求了英语快走吧,我的高考就是英语拉垮了。 @聿 大学里没有英语能力看文献都吃力,高考130、140大学里还在恶补英语的人不在少数。完全不赞成所谓英语无用论,英语对于个人能力提升和国际化视野至关重要。相反,理化生政史地这类学科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反倒更加没有用武之地。 @imitate 支持不取消呀。在研究生阶段以及工作阶段,很多先进技术都是以英语论文形式展现,因此英语是我们与外界接触,认识更为先进的技术的有利工具。 @pang如其人 不学英语,大学国外文献期刊怎么看?研究生精密仪器操作方法说明书怎么看?毕业后外企怎么进?企业外国采购设备怎么使用和维保?没有全部归化中文的能力,就已经想着从小不学英语了,又要赶英超美了? @— 说英语毕业后没有实际运用价值,那请问数学、地理等科目呢?在日常生活实际不是更无用处。 @宁静致远 不能走极端,过犹不及!只要这世界存在,就有竞争,大至国家之前的竞争,小至个人竞争,国家之间,落后就要挨打,个人之间,没有竞争就不会前进。 @风圆 学英语我觉得是必要的,毕竟现在世界发展都全球化了,学好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技能,也有助于和外国朋友交流,把中国介绍给外国朋友。中国要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更加自信地和世界和平往来,国民有一定英语水平对此有所帮助。至于在中小学能不能学好英语,应当另当别论。至少中小学的英语教育,能为每一个普通学生打下一定的英语基础,仍然是有所裨益的。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