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9.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万山潭作》一诗,就像孟浩然的人一样,冲淡得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B.首联的“垂钓”,极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作者的心境相契合。 C.“鱼行潭树下”一句,诗人直接描写树的倒影,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动荡美。 D.颈联运用典故,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 10.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分析一种即可)。 答案: (9)C有误,“鱼行潭树下”,鱼是水中之物,不可能行之于树下。细细体味,潭侧之树高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动,自由自在。故“鱼行潭树下”,在这里,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故选:C (10)尾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 译文: 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鱼儿在树荫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