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权德舆《许氏吴兴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7-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权德舆
    许氏吴兴溪亭记
    权德舆   
    ①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门户,文其节棁,俭士耻之;绝世离俗者,或梯构岩巘,纫结萝薜,世教鄙之。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青苍在目,潺湲激砌。晴烟阴岚,明晦万状。 鸥飞鱼游,不惊不喁。时时归云,来冒茅栋。许氏方目送溪鸟,口吟《招隐》,则神机自王,利欲自薄,百骸六藏之内累,无自而入焉。
    ②有田二顷,傅于亭下,耕作之功,出于僮仆。每露蝉一声,秋稼成实,倚杖眺远,不觉日暮。岁食之余,则以给樽中。方其引满陶然,心与境冥,是非得丧,相与奔北之不暇,又何可滑①于胸中。
    ③噫!举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适,且谬戾于 动静之理,君之动也。仕宦代耕,必于山水之乡,故尉义兴,赞武康②,皆有嘉闻。其静也,则偃曝于斯亭,循分食力,不矫不躁。庸讵知今日善闭,不为异时之大来③耶?予知之深,故因斯亭以广其词云。
    【注】①滑:乱。②尉义兴,赞武康:指在义兴、武康两地做官。③大来:指吉祥亨通。
    (1)第①段“主人尽有之”中的“之”指简约雅致的亭子和安静清澈的溪流相得益彰,由此形成的胜景。(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析第①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作用。
    (3)简析第①段写“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一句的意境。
    (4)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D。
    A.是非得失都一起逃跑,没有空暇再去扰乱他。
    B.是非得失被一起克服,心情便不会再被扰乱。
    C.是非得失无法一起顾及,心情可能会被扰乱。
    D.是非得失都一起消失,自然不会再去扰乱他。
    (5)简述“动静之理”在许氏身上的表现。
    答
    (1)简约雅致的亭子和安静清澈的溪流相得益彰,由此形成的胜景.
    (2)为了反衬许氏不求奢侈而又不远离世俗的特点.
    (3)这句话描绘了空中飞鸥、溪中游鱼悠然自得的样子,营造出和谐静谧的意境.
    (4)D根据本段的意思,有薄田自给,有薄酒盈樽,就心满意足了,是非得失不再乱我怀,所以答案应是D
    (5)文中的“动静之理”是指无论为官还是隐退都能遵循本性而自适(1分).许氏为官之时,必选山水之乡,符合自己的趣味,而且政绩斐然(1分);隐退之时,则玩赏山水,自食其力,不骄不躁(1分)。
    译文:
    溪亭是什么亭?溪亭在吴兴县的东部,是主人徐氏建造的。亭子的样式简约而雅致,溪流平稳而清澈。这二者相得益彰,因而主人完全享用它们,主人的聪明才智由此可以知晓。令人赏心悦目的东西,有的是因为开阔它的门窗,美化它的梁柱,(可是这样做),节俭之人士以之为耻;冠绝当世超凡脱俗的东西,有的是错落有致的巨大岩石,有的是藤蔓婆娑,可传统的观念瞧不起这些。哪里比得上这个亭子,和人间相距不远,可是美丽的景象却自然来到。满目青翠,山泉潺潺,或晴或阴,或明或暗,气象万千,景象万千。鸥鸟飞翔,鱼虾游泳,不慌不忙,自在徜徉。云彩不时飘来,擦着屋脊飞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徐氏站在屋前,目送溪边归鸟,口中吟诵《招隠》,神情自若,清心寡欲。体内凝聚力升腾,邪气侵而不入。
    有良田二顷,依附在亭子边上,几个仆人耕耘稼穑。每当北风萧瑟,秋蝉凄鸣,庄稼成熟,许氏拄着拐杖徜徉亭上,流连忘返,不觉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如果一年粮食有结余,就酝酿成酒。当他斟酒满杯,举酒畅饮之时,感觉物我合一,如入化境。是非宠辱,黑白得失,争相逃走还来不及呢,哪里还能够撩乱自己的内心呢?
    哎!整个社会,人们追名逐利而丧失了天性却过得不自在,而且弄错了一张一弛的文武天道。而许氏的做法,做官来代替耕种,而且做官又必在山水之乡,因此他在义兴、武康之地为官,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他无事可做的时候,就仰卧在亭子中晒晒太阳,安分守己,自食其力,不骄不躁。哪里知道今天的自我封闭,不是将来的吉祥亨通呢?我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借助这个亭子来传播我的这些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