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二)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5-16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 15.下面是对两首诗歌内容与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诗颔联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上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B.李诗尾联想象楼高风急,凉风四起,虚写诗人醉后的感受,着笔仍然在写楼高。 C.杜诗首联以“昔”字起句,写早闻洞庭盛名,然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之愿望。既有初登之喜悦,又有今非昔比、世事沧桑的伤感,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D.杜诗颔联的妙处在“坼”“浮”两字,一“坼”一“浮”,以动写静,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16.有人说,李杜两位诗人不露斧凿之痕写尽了岳阳楼的宏伟壮丽、洞庭湖的浩荡开阔,可谓自然生成。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位诗人情感的异同。(6分) 答案: 15.B(李白诗歌的尾联的醉酒起风并非虚写) 16.同:两首诗歌都写出了诗人登上岳阳楼,面对宏伟壮丽的景象,喜悦激动,心潮澎湃,表达了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相同点2分)异:(1)李诗心情喜悦,豪情满怀。大雁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为诗人衔来好月,作者流放遇赦,心情轻快,喜不自禁。结尾又写自己观景醉酒,凉风吹醒,其超脱豁达,潇洒自如,豪情逸志溢于言表。(2)杜诗心情沉重,凄苦悲伤。在壮景之后转笔写无亲朋音信的孤单、孤舟漂泊的凄苦、国家战乱北归无望的悲愁。国家满目疮痍,自己却报国无门,只能空倚栏杆,泪洒洞庭,悲苦至深。(不同点,每点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