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1-07-0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参考答案
    1.A “戏剧演员陈佩斯认为……如果‘唯笑点论’,是没有远大前途的”张冠李戴,“如果‘唯笑点论’,是没有远大前途的”是文章作者的结论,而不是陈佩斯的观点。
    2. D “每一个喜剧背后一定有对人生的思考”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是“优质喜剧背后一定有对人生的思考”。
    3. C 《窦娥冤》是悲剧作品,不是材料所论“喜剧”范畴。所以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4. ①引用论证,开头引用陈佩斯对喜剧的看法;②举例论证,以相声讲究“三翻四抖”,层层铺垫后的突然转折为例,论证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喜剧效果;③比喻论证,将喜剧比作一道菜,笑点便是菜中的调味剂。论证不能一味追求笑点这一“调味剂”,而忽视喜剧故事这一“主食材”。
    5. ①以严肃的态度进行创作,遵循艺术规律;②从喜剧的本质出发进行创作,重视结构和叙事;③锁定普通人的生活(融入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凸显一定的时代精神。
    6. C “是一种善意的通告”错误,这种行为应该是沙皇统治忠实走狗的必然举动。
    7. D “《促织》《变形记》是典型的写意小说”错误,《促织》以写实为主,兼有写意。
    8. (1)看到被讽刺的漫画后,非常愤怒;(2)看到柯瓦连科和华连卡骑自行车后,心烦意乱;(3)听到柯瓦连科对他的斥责后,心慌意乱。
    9. 写实:文中刻画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的纯“套中人”的别里科夫,作者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控诉、批判腐朽保守的社会思想文化对人的桎梏,反思人性中的奴性弱点,符合现实逻辑,符合真实生活样态。
    写意:运用漫画式的夸张来进行外貌描写和戏剧化的情节来展现别里科夫生活的荒谬,违逆现实逻辑,突破了生活的样态。
    10. D
    11. B “文中的‘先祖父’,指已故的祖父”错误,“先祖父”,文中指去世的祖辈、父辈。
    12. B “苏洵《六国论》语言精练含蓄,极尽铺排”错误,语言精练但不含蓄,如文章最后“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直接讽谏北宋统治者;而且未用铺排手法。
    13. (1)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之时,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欲”,欲望;“厌”通“餍”,满足;“奉”,送给;“侵”,侵略。)
    (2)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凭借他们去遮挡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优待)韩、魏来抵御秦国。(“藉”,凭借;“以”,来;“蔽”,遮挡;“故”,所以;“莫如”,不如;“厚”,优待;“摈”,抵御。)
    14.对韩魏楚三国以地赂秦的做法持根本否定;对齐国依附秦国不助五国的做法是严肃批评;对燕赵“义不赂秦”的做法表示肯定,“用武而不终”的做法表示惋惜。
    参考译文: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六国论》
    苏辙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凭借他们去遮挡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15. B “总结上阕内容”错误,上阕写景,而“念往昔”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应是引起下阕。
    16. (1)用典(化用),语出(化用)谢朓诗“澄江静如练”之句,写出了江水澄澈平静的特点。
    (2)比喻,把“长江”比作“白练”, 把“山峰”比作“箭头”, 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山峰的峭拔。
    17. ①.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②. 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8. ①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②首先就是药品;③这并不应该责怪医生。
    19. (1)完善相关体制机制;⑵促进医学发展和科技创新;⑶加强对医生的培训。
    20. 把“投身”改为“投入”。
    21. ①暗含对宝玉才学的满意;②维护自己教子严厉的形象;③不满宝玉对自己的反驳(顶撞、叛逆 )
    22. 崇尚“天然”和谐,反对穿凿附会。
    23. 李纨 淡泊自守,与世无争,也没有什么依靠。
    23. 1.审材料。
    材料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古人对志向的看法,指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志向。第二层举出帮考生打开思路的例子,周恩来总理的例子说明立志要早,要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新时代领导人的要求表明了立志的时代性,指明青年人当下的历史使命,两个例子互为补充,观点明确。第三层“重要”“方向”等词语表明情感态度,引导考生去进行思考和感悟。由此可知,本次作文与“志向”“立志”有关,要展现“志向”对于人的意义价值。
    2.审任务。
    某校校刊开展“志向”主题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校刊投稿。
    本次写作任务是校刊的“主题征文”。在体裁上没有过多限制,给予学生充分写作空间,但在情境上,要围绕“志向”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在主题上,要传达高雅审美情趣,表现有志青年的理想和精神。
    【立意】
    1.志向高远才能收获成功人生。
    2.有志者,事竟成。
    3. 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
    【例文】
    志当存高远
    两千年前圣人与四个弟子一起言志,两千年后的今天,新时代领导人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可见“志”对人的成长极为重要。要想成为人中龙凤,心中必须存有高远之志。有了大志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才能一步步的向成功靠近。“有志者,事竟成”说的就是这个理。而胸无大志的人,就会像一只无头苍蝇,四处乱窜,最终一事无成。
    想当年,司马迁就是因心存为后世留下一部史料巨作的大志,才忍受住了腐刑而进行创作,终成《史记》。倘其无此大志,受刑后他必将失去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那么世间就将少一位伟大的文人,少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陶渊明立志“不为五斗米折腰”。因而他挂印还家,寄情山水。从此世间少了一位昏官,多了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一位后世敬仰的楷模。假如他无此大志,继续与他人同流合污,我想他的高洁品行和文采就只能埋没于铜臭中,埋没于历史的尘土中,而魏晋文学也必将失色不少。
    现代人中也有许多有志的人。奥运赛场上,一位俄罗斯撑杆跳高老将在第四次试跳时就已经锁定金牌,她完全可以放弃后面的两次试跳,但是她没有,她选择了升高杆子的高度,第24次挑战由自己创下的记录。她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裁判、播音员和全场观众。大家一起为她喝彩加油。虽然后来她失败了,但她的拼搏精神却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已不仅仅是为摘金夺银,而是为了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
    所以说:远大的志向是人的动力之源。人当“志存高远”。
    周总理少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也应该有如此大志。我们要立志将自己锻炼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像司马迁、陶渊明和那位俄罗斯运动员一样,努力向着自己的志向、目标进发,摘取属于我们自己的桂冠。
    梅花傲雪,凌寒独放,是为了用自己的芳馨唤醒春天;荷花当阳,不畏炎灼,是为了用自己的芬芳来填补夏的空白;百花凋谢,缤纷飘零,是为孕育来年的姹紫嫣红。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当志存高远,书写属于我们的华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