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1-06-2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日:“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轨为可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日:“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共646字)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军队南侵宋朝,面对强致,寇准坚决反对退避内地,提出应当严惩主张避战的大臣,并力促皇上御驾亲征。
    B.寇准举荐主张避战的王钦若镇守天雄军,并告诚钦若:皇上决定亲征,臣子不可辜负圣意。钦若惊惧不敢推辞。
    C.契丹军队屡次侵犯宋朝,先攻威虏、顺安军,又攻北平砻及保州,而后又合兵攻定州,均遭到宋军迎头痛击。
    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19分)
    10.(3分)C
    11.(3分)C
    12.(3分)D
    13.(10分)
    (1)(5分)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撒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3分;“每”“引去”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评分细则:
    译出大意给2分,“每”“辄”“引去”三处,每译对处给1分。
    把“每”译为“常”“经常”“常常”等,给1分。把“辄”译为“就”“总是”等,给1分。把“引去”译为“微退”“撒离”“撒去”“微回”“退去”“退兵”“逃走”“逃离”“离去”“离开”等,给1分。
    (2)(5分)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3分:“故事”“宜”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执行细则:
    译出大意给2分:“若”“故事”“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