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文天祥《夜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1-06-0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文天祥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落,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词。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②蛩,蟋蟀。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夜坐”交待了本诗创作的时间,诗人即景生情。
    B.首联写近景,随着天色向晚,在轻烟细雨中蓼花开放得愈发娇艳,“淡烟”“细雨”用得很有分寸。
    C.颔联中诗人以由近及远,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秋夜景色描写得真切生动,既见巧思,又深得自然之妙。
    D.颈联中诗人意在表达实现报负还遥遥无期,“逶迤”一词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15.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相比,这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
    14.C(“由近及远”错。应是“由远及近”。颔联由远及近,由静及动,“宿雁半江画”是远景(静景)的勾勒,“寒蛩四壁诗”是近景(动景)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凄寒、肃杀的深秋夜色图,引出后两联作者的慷慨悲歌。)
    15.不同:《过零丁洋》尾联直抒胸臆,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3分)
    本诗尾联借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在国家危亡之际,要力挽狂澜、忠君报国的感情。(或者表达作者虽身处逆境,却不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3分)
    (评分标准:能点出抒情方式各1分,分析各2分。分析中有矢志报国、立志报国、及时奋起之意可得2分。《过》能点出“视死如归”、或者“舍生取义”的精神可得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比较鉴赏。
    【解题思路】
    从抒情方式看,两首诗比较容易区分,《过》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直抒胸臆,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本诗则是通过化用典故来抒情。当国家处在危亡的时候,诗人感慨自己年华不再、前途渺茫的,其内心是沉重悲凉的,但尾联又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位爱国诗人矢志报国、壮心不已的情怀。全诗沉郁顿挫,颇有杜甫风味。
    【附】: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