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5月21日在北京出炉。快跟小编看看有没有你的城市? 华顿经济研究院自2015年以来连续七年组织编制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以GDP总量排名前110位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年度入围城市,按照其硬经济指标(权重0.618)和软经济指标(权重0.382)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取前100位作为年度上榜百强城市。硬经济指标由GDP、储蓄和财政组成,软经济指标由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组成。各单项指标分值由其总量分值(权重0.5)和人均量分值(权重0.5)综合而成。 榜单显示,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1万亿元,占全国GDP(101.60万亿元)的70.68%,百强城市俨然是中国经济的主战场。 其中,北京、上海高居前两位,综合分值分别为94.72和90.31。位居第三至第十位的依次是深圳(82.14)、广州(80.36)、杭州(77.27)、南京(76.91)、苏州(74.52)、成都(72.23)、武汉(70.55)和无锡(67.40)。 与去年的榜单相比,今年滨州、宜宾和宁德三市新晋百强城市,焦作、大庆和湛江三市退出。 除了排名,今年的榜单还透露出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呢? 十强位次竞争激烈 无锡绍兴镇江未来可期 十强位次变动明显:深圳超过广州,居第三位;南京超过苏州,跃居第六位;无锡首次跻身全国十强,硬经济实力高居全国第八位,人均量指标更是名列全国前茅,随着无锡太湖湾科创带等重大工程的深入推进,无锡的软经济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有望继续前进。 绍兴成功进入全国30强,位列第29位。近年来绍兴大力实施“补短板”工程,软经济实力取得大幅提升,已成为软硬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典范城市之一,稳坐浙江“第三城”。 本年度镇江排名实现历史性突破,位列第48位,相较2019年的低谷(57位)大幅进步9位,“跑起来”的势头明显。 此外,兰州、珠海、贵阳、淮安、龙岩等城市的位次均大幅度上升。 苏闽成绩耀眼 广东两极分化 在省际格局中,江苏(13个)、山东(13个)、广东(8个)、浙江(8个)和福建(8个)上榜城市数量位居前列。 江苏13个城市全部上榜,其中有三个城市(南京、苏州、无锡)进入百强城市前十强,上榜率和综合实力稳居各省首位。福建近年来上榜城市数量持续增加,上榜率(88.89%)已居各省份第二位,今年宁德(第97位)新晋百强城市。 广东上榜城市数量持续减少,由最高点的11个下降至8个。有趣的是,上榜城市中不乏深圳、广州这样位居前列的明星城市,但尚有13个城市未上榜,存在两极分化严重。 长江经济带占据半壁江山 云贵川进步明显 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共有44个城市上榜,占据百强榜半壁江山。从上游的成渝城市群,到中游的武汉城市群,再到下游的长三角城市群,全流域蓬勃发展,带动东中西协调发展。其中有七个城市进入百强城市前十强,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 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进步明显,所有六个上榜城市位次均有上升。其中,位列前十强的成都再进步两位;贵阳进步12位,是榜单中进步位次最多的城市之一;宜宾新晋百强城市(第94位),昆明(上升2位)、绵阳(上升3位)和遵义(上升1位)三个城市在榜单中的位次也皆有上升。 软经济指标滞后 六城市排位受影响 软经济实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城市能级的核心要素。在今年的榜单中,暴露出部分城市因为软经济指标相较于硬经济指标明显滞后,影响了城市的全面均衡发展。 其中,以榆林(软经济指标落后63位)、珠海(软经济指标落后54位)、鄂尔多斯(软经济指标落后48位)、泰州(软经济指标落后40位)、常州(软经济指标落后35位)和惠州(软经济指标落后34位)六个城市尤为突出。 在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看来,当今世界正处在第四次产业革命——科技革命中,第四次产业主要从第三产业独立出来,由科创产业和科教、文化、医疗等组成。第四次产业是当今世界的主导性产业,在城市区域经济中决定了城市的能级。在当今时代,谁的科创研发走在世界最前面,科教、文化、生命健康谁最发达,谁就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