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过夏为青 黄建儒(江苏省淮安市新淮高级中学 高一) “院内新雨初始晴,庭前纷纷落花声。”暮春已逝,炎夏未至,芳菲离去。新枝畅然,花发饱蕊。一年中最茂盛的季节悄然而至。 风儿褪去春天的轻寒,行走在初夏的气息里,暖暖的,热烈又灿烂。立夏之后,小荷的尖尖角也争相怒放,白莲花慢慢开满一池,融入这夏季的艳丽色彩中,晕染这一片粉绿相间的池塘。 绿色是春天的基调,在色彩中的绿意为清新、希望。 初夏,草木会渐渐由绿变青。青色不张扬,伶俐而不娇作,清爽而不单调。在我国传统文化里,青色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淮南子·时则训》有云:“东宫御女青色,衣青采,鼓琴瑟。”苏轼在《阮郎归·初夏》有云:“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细雨过后的微风将荷叶翻转,石榴花火焰般染出夏意。欧阳修在《渔家傲》中含蓄地写到:在“深深密幄阴初茂”的花园里“折得花枝犹在手”,看“叶间梅子青如豆”。透过诗文,我们似乎能看到他手捻青梅子,心生“梅子初春已暮”的青色心情。 我要说:青色是夏天的基调,在青色的幕布上,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五彩斑斓、硕果累累的画卷。立夏是夏天的萌动,它总在不经意间蹁跹而来。纤细的蔷薇爬满了整墙,初绽的蔷薇如繁星般的夹杂于绿丛中,晚唐诗人皮日休在《重题蔷薇》中赞到:“浓似猩猩初染素,燕燕欲凌空”。生动地描摹出蔷薇的色彩和在风中摇曳的神姿。孟郊也喜欢蔷薇,他在两首作品中分别道: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另一首则是:醉红不自力,狂艳如索扶。写出蔷薇的娇柔之美。 这个初夏,我们可以品尝樱桃、青梅和新麦。 流光红了樱桃,这是清甜的味道,夏雨催熟了青梅,它有着可口的酸,而小麦虽然还没有成熟,麦田里却透着诱人的麦香。片片麦浪青青的麦穗,重重地压着麦杆,黄昏的晚霞把麦田笼罩在一片美轮美奂的景色里。如果你走在田埂上,你一定会被着美景所感染。蚕豆新熟,颗颗滚圆喜人,宋代文人舒岳祥在《小酌送春》提及一种“且将蚕豆拌青梅”的吃法。描绘的是古人用蚕豆佐青梅煮酒吟诗的情景。手捧一碗青色蚕豆,一颗一颗纳入口中,绵软清香的感觉在味蕾中弥散,让人回味无穷,滋味绵长。 这个初夏,有许多种青色,这个时节,也有我们的青色,青色的年华,青色的心境,青色的梦想!在这样的青色世界里我们静心品读、欣赏,涵养我们的文化气息。走进经典,畅游书卷,赏心悦目;品读名著,如饮醇酒,幽香飘逸。写阅读心得、人生百态、情感体验和成长感悟。用手中的笔抒写我心。初始晴,庭前纷纷落花声。” 指导老师:朱茜 【点评】 春花秋月、阴晴雨雪本来都是人们对生命、对自然最敏锐的感知,也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内容,自有文学以来,就有对自然的书写。这篇随笔习作以春末夏初的时令变化为题材,写自己对于自然的体验与感悟。文章以夏天的颜色变化为切入点,描写夏天的景物,并穿插进自己所阅读的古人描绘节令特点的句子。——这一点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如果说读书是听古人说话,而写作有时候就是和古人聊天了。可惜的是,这篇文章在景物描摹方面还是抓不住特点,头绪也比较杂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