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 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时苏轼知颍州。欧公,指欧阳修,1049—1053年为颍州知州,政绩斐然。清颍,指颍河,为淮河重要支流。颍州境内有西湖胜景,位于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霜余已失长淮阔”,写霜降之后河水减退,河身狭长,淮河河面没有了往日壮阔的气势,这是写实。 B.“咽”,水浅声低、水声潺潺是颍河幽咽悲切。作者移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对恩师欧阳修的怀念之情。 C.“佳人”一句写欧阳修当年所作的西湖词依然为后人传唱,欧阳修的为文、为政、为人可见一斑。 D.“草头”一句写露珠圆润倏忽而逝,与《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所描摹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16.“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两句写得委婉深沉,请赏析这两句。(6分) 答案: (二)(9分) 15.【答案】D 16.【参考答案】和我一样谙熟你的人是谁呢?只有这西湖水底的明月。(1分)运用拟人手法(或以景结情的手法),用西湖明月之“识翁”代表欧阳修在颍州的功绩,抒发对欧公政事文章之敬仰与崇敬(2分)写自己“识翁”,表达自己与醉翁的深厚情谊,对醉翁的深情缅怀。(2分)未直接抒发对醉翁的崇敬与怀念,但情在其中,含蓄委婉,情深意长。(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