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2021届高考《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必背87条易错点

http://www.newdu.com 2021-04-22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下面是资深政治老师给大家总结的2021届高考《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必背87条易错点,总复习必备!
    专题一 物质和运动
    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5. 规律不能被改变、消灭、创造。
    6. 人可以创造物质的具体形态,但不能创造物质。
    专题二 物质和意识
    1.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意识既可以正确反映客观存在,也可以错误反映客观存在。
    3. 意识是人脑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应是被动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3.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脑的模仿,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6.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必须依赖于物质。
    7. 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8.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9.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0.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1. 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专题三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 实践决定认识。
    2.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都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5.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
    6.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7.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专题四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包含谬误。
    3. 真理的具体的,不能推翻真理,但可以超越真理。
    4. 认识有多个,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具有客观性。
    5.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6.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 认识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8. 实践—认识—实践......
    量变—质变—量变......
    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
    9.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专题五 联系观
    1. 联系具有普遍性,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 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等于主观臆造的联系。
    5. 整体的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6. 我们应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的局部。
    7. 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专题六 发展观
    1.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 发展具有普遍性,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3. 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新事物不等于新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远大前途的事物。
    5. 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
    6.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专题七 矛盾观
    1. 矛盾双方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不能把矛盾双方简单理解为好不好、优点与缺点。
    2.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不能由此认为矛盾越多越好。
    4.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6.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矛盾。
    7.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8.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0. 解决矛盾并不是消灭矛盾。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被解决。
    1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2.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1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14. 主要矛盾——改造世界,解决问题: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
    15. 主要方面——认识世界,评价事物:主流、性质、主体
    16.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决定事物的性质。
    专题八 辩证否定观
    1.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 辩证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4.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5. 创新要求否定,并不是否定一切。
    6.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7.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专题九 历史观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6.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8.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9.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0.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专题十 价值观
    1.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2.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3.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促进作用。
    4. 价值观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但并不是说不同的人价值观一定不同。
    5. 价值观对人生起导向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6.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7. 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8.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