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与客饮杏花下 [宋]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①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褰:qiān,撩起;揭起。 1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二句写暮春夜晚,杏花随风飞落于竹帘上,把最后的春意吹走了。 B.三四句写如水月光穿过杏花,投下斑斑花影,宛如沉在水中的青蘋。 C.五六句写赏花与饮酒的强烈兴致;将美酒置于花间,酒香更显浓郁。 D.尾句写杏花满地,但枝头杏子初长成;暗含诗人微信公众号:语文考试助力对自然规律的赞美。 13.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篇首四句描写工巧:杏花飞落明月入户,月中花影一派清幽。 B.九十两句由人及物:箫声断、月将落、酒将空,实写人将别。 C.篇末二句转换自然:由前句惜月转写惜花,抒发了人生感慨。 D.全诗情景交融,声调优美;写月写酒写花写人,均流畅新颖。 14.有人说“争挽长条落香雪”化用了杜甫与白居易诗句,分析苏轼是怎样化用的。(4分) 杜甫《遣兴》: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白居易《晚春酤酒》:百花落如雪,两鬓垂作丝。春去有来日,我老无少时。 答案: 12.(2分)D 13.(2分)B 14.(4分)①杜甫诗句写柳枝在风中摆动;(1分)苏轼借“争挽长条”四字,写摇动树枝,杏花飘落之状。(1分)②白居易诗句写暮春花落如雪,强调落花成阵、花色淡雅;(1分)苏轼将“落如雪”并改为“落香雪”,突显杏花色、香俱佳。(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