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劝学》《师说》《礼记·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4-0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
    材料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师说》)
    材料三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教其失者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7.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此皆进学之道也
    B.蟹六跪而二螯      道而弗牵则和
    C.君子生非异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D.所以尊师也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
    A.其曲中规B.不耻相师C.西望夏口D.孔子师郯子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B.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C.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D.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常用“步”“趋”“走”表示行走的不同方式。“步”为在堂下举足慢走;“趋”常用来表示小步快走,以示尊敬;“走”表示奔跑。
    B.中国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称文句中停顿的地方为“句读”。“句”是指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读”是指一句话后面的停顿。
    C.《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等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D.“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等方面,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在《师说》中,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从师的道理”。
    C.《礼记·学记》提到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
    D.《礼记·学记》将“善学者”与“不善学者”进行对比,强调了善学者借助师长的重要性;以设喻的方式,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答案:
    7.A
    8.D
    9.C
    10.B
    11.D
    12.(1)不明句读,不能解决困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他是明智的。
    (2)君子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人师。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均为结构助词。
    B.而:前者表并列关系,后者表转折关系。
    C.也:前者为句末语气词;后者句中表停顿。
    D.所以:前者表原因,“……的原因”;后者译为“用来……的”。
    故选A。
    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臣:把……看做臣子,名词的意动用法。
    A.曲,弯曲程度,形容词作名词。
    B.耻,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C.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D.师,把……当做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故选D。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攻坚木”为完整的动宾结构,“坚木”为“攻”宾语,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不善问者反此”为主谓结构,“不善问者”与前文“善问者”为两类不同的人,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C。
    句子含义: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大树,先砍容易的地方,再砍伐枝干交接、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等到时间久了,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不善提问的人与此相反。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句’是指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读’是指一句话后面的停顿”错误,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强调了善学者借助师长的重要性”理解错误,原文中强调的是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师”:名词作动词,学习;“不”:通“否”;“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所由”,表示原因;“兴”:成功;“废”:失败。
    参考译文:
    材料一: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材料二: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长和幼的区分,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材料三:君子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所以说老师的教学就是启发开导,(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劝勉而不强制,启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则平易近人;启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则引人思考。能做到关系融洽、平易近人,并能引人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开导让人明白了。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施教的人必须要知道。人们在学习中,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学得少,有的过失在于轻视学问,有的过失在于浅尝辄止。这四种过失,是(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造成的。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教育,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而纠正学生的过失。大凡学习,尊重教师是难以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这之后他所教授的道理才能受到尊崇,道理受到尊崇,这之后百姓才懂得以敬重的心态对待学习。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请臣子在祭祀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时候,不把他当臣子对待;一是教师,不把他当臣子对待。根据大学的礼制,老师即使被天子召见,也不必面北称臣,以此来表示对教师的尊重。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功效加倍,学生从而感激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勤苦,但功效只有一半,学生从而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大树,先砍容易的地方,再砍伐枝干交接、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等到时间久了,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不善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对待提问的人,如同被撞的钟一样,用小力敲打,响声就小,用大力敲打,响声就大,待被撞的钟从容不迫地回响,这样之后钟才会缓缓地响完它的余音;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与此相反。以上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