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汪元量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卷,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繁华流水去。 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楚王宫宇。 【注】汪元量,南宋末代皇帝恭宗的琴师,随从“三宫”(太皇太后、谢太后、恭宗)赴燕,途径常州,感怀而作此词。沙门:佛教名词,出家的佛教总称,也指佛门。梯空:腾空。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草乱花谢、满目凄凉的残春景象,奠定了全词伤感凄凉的情感基调。 B. “今古”指古今同声,此处暗用向秀的典故,与前句借“旧燕”抒怀类似,显得深婉有味。 C. “忍见遗钿种香土”,是指词人不忍心看到这种景象,蕴含词人心中一缕怀旧情思。 D. 此词以赵府旧宅为题材,以“园、宅”为两点,由宅到园,由园到宅,线索清晰,不乏跌宕之美。 16. 后人评价此诗“旨趣微婉、情绪深沉”,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表现了哪些微婉深沉的情感? 【答案】15. D 16. 对繁华逝去的伤感。上阙的前三句写残垣断壁,故园不在;下阙的“舞歇歌沉”两句展开写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已成为过眼云烟,只见遗钿被泥土所埋。对故国灭亡的深沉哀思。“念旧巢燕卷,飞傍谁家”“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寄寓了作者思故国、恋故土的情怀。对元朝佛教势力仗势横行、穷奢极欲的愤慨之情。“都付与,沙门为主”,大好园林,都被僧人所占,“便关防”三句谓不让显贵玩赏,防守紧严,只是一座寺庙而已,令人感慨万分。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 理解和赏析能力。 D.“由宅到园,由园到宅”错误。开篇第一句为“西园春暮”,这首词层次鲜明。以赵府旧宅为题材,以“园、宅”为两点,由园到宅,由宅到园。反复跳跃,但线索清晰,又不乏迭宕之美。园中草乱花谢,再写橘桑萌蘖,残而又生,衰极美来;宅子已是“燕飞谁家”,故园已是面目全非,早做为一座庙宇。可见应为“由园到宅,由宅到园”。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感情的能力。 上片“西园”三句,点明着笔地点 ,急风阵阵吹打 ,花瓣纷堕。红雨即指花瓣雨 ,即花瓣散落如雨,通过描绘满目凄凉的残春景象,烘托出作者的衰老心态和亡国之悲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可见“旨趣微婉、情绪深沉”。残垣断壁,故园不在。词人心事重重,由花园着眼整宅,心中不知何等滋味。此词引用刘禹锡诗,意为赵府仍在,但已改作佛寺,原来的燕子也不识其处,不知飞到哪家哪户去了。闻邻人吹笛,作《思旧赋》。“长笛一声今古”,也是“感音而叹”的意思。笔致含蓄深曲,令人感慨亲之。“舞歇”二句展开续写繁华逝去之景象:赵府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已为过眼烟云,只见遗钿已被泥土所埋 。怎能忍心看到这种景象。蕴含词人心中一缕怀旧情思,倍觉哀怨。残留于今日往日的脂粉气,而丽人已不在。“渐橘树方生 ”四句,深含潜滋暗长的意味,蕴藏无限生机。旧日繁华已逝,“舞歇歌沉”,寄寓了作者思故国、恋故乡的一种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