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建党100周年考点归纳:党史知识100问答(下)

http://www.newdu.com 2021-03-23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建党100年如何考?下面是高中历史老师给大家带来建党100周年考点归纳:党史知识100问答(下),一起来看吧!
    6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开展整风运动?
    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党的总路线是正确的,取得的成绩是伟大的,但是,党内还存在许多严重问题:1.党的历史上的几次“左”右倾错误虽然被纠正了,但未系统总结。2.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不正之风在党内严重存在。3.抗战爆发后,党吸收了许多出身于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新党员,他们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这也为党内滋长不良思想作风提供了土壤。上述问题如不解决,解放区的困难就无法克服,中国革命就不能继续前进。因此,在党内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风运动是十分必要的。从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6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略决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同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犯我国主权。中国人民坚决支持朝鲜人民抗美救国的正义斗争,并警告美帝国主义不得侵犯中国主权。但是,美帝国主义置若罔闻,疯狂地进攻朝鲜北部,并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地威胁我国安全。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是完全必要的。首先,是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其次,是保卫祖国安全的需要。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6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蒋介石虽然在对日态度上发生某些变化,但并未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为了改变西北战场“剿共”不利的局面,他于1936年12月亲临西安督战,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继续“剿共”。张、杨连续几天向蒋介石进谏,都遭到蒋的严词训斥。在这种情况下,张、杨被迫对蒋介石采取了“苦谏不从,临之以兵”的方针,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一发生,中共中央在弄清情况并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如果把南京置于同西安敌对的地位,有可能造成中华民族极端危险的新的大规模内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亲日派欢迎的局面。现在,仍有可能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而为结束内战,一致抗日创造条件,这是全国人民和一切愿意抗日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欢迎的前途。因此,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
    64.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坚持“一国两制”,实现香港、澳门回归的?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先后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开始由构想进入实践。江泽民在香港”2001年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香港回归后的成就,重申”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是中国政府的长期基本国策,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动摇和改变。”这一论断是建立在”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基础之上的。
    65.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阐释中国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发展首先是经济,但不仅仅是经济,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改革是动力,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必备的政治社会条件。
    66.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党的二大提出了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阵线”的设想,对于与当时的国民党是实行”党外合作”,还是”党内合作”,与会者发生争论。后者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倡议并得到共产国际的赞同,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年8月的西湖会议最后接受了”党外合作”的建议。此外,孙中山等中国国民党领袖从他们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出发,一方面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输进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也不赞同”党外合作”。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之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仅靠无产阶级孤军作战是不够的,必须联合一切可能的革命同盟军,于是党的三大正式确定了实行以”党内合作”为形式的国共合作方针。所谓”党内合作”,就是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期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67.中国共产党目前自身建设中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初步提出了我们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2001年,他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两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努力提高党的反腐防变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我们党始终树立正确执政观念,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决抵制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滋生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思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现象。“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提出,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明确了努力方向。
    6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怎样诞生的?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的第一枪,开始了人民军队的创建工作。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秋收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为建立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1928年5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军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与此同时,党在其它地方也开展了创建根据地和红军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战争中不断壮大。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兵220万人。为加强领导,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新四军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为五大野战军主力部队,打败了国民党800万军队。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前进,担负着保卫无产阶级政权、抵御外来侵略等光荣使命。
    69.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的制定及修正简况(一大至十六大)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十六大先后制定、修正过十六次党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制定过七部党章。其中一大到六大制定的六部党章,都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些特点。1945年七大制定的党章,则是在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订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
    一大党纲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这是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的建设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
    《纲领》共十五条,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纲领》宣布“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规定了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联合第三国际”。《纲领》也对党的组织章程、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发展党员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个纲领现仅有第三国际保存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保存的C·M·维尔巴编的陈公博《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附录《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英文版。两种外文本均缺第十一条。两个版本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成中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辑的《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第197至199页收录了这两个版本的译文)
    二大党章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部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章程,共六章,二十九条。章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第一次详尽地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党的纪律和制度,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全文收录于《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第508至510页)
    三大修正党章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章程共六章,三十条。它和二大通过的党章相比较,基本是二大党章原来的结构的内容,只是个别条文的改动。如在关于党员入党手续方面,第一次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劳动者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党章还分别规定了候补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全文收录于《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第535至537页)
    四大修正党章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章程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并规定从四大开始对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改称为“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职务,改称为“书记”。(全文收录于《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五大修正党章
    1927年4月至5月中共在武汉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没有专门讨论修改党章的问题,在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中,“认定必须改正并补充旧时的党章”。五大闭幕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6月1日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这个修正议决案共有十二章,八十五条,对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作了许多新的补充和修正,特别是在党的组织系统方面,作出了远较前四个党章详尽系统的规定。其中,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是在我们党的根本法规上,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同时,第一次规定入党者的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第一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并规定“青年团中央,应派代表出席党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各级团部亦应派代表参加各级党部机关之常务委员会议,此等团部之出席代表应有表决权。”修正章程在“党的中央机关”一章中,明文规定中央委员会除选举正式中央委员一人为总书记外,还要选举“中央正式委员若干人组织中央政治局指导全国一切政治工作”,体现了加强集体领导的精神。(全文载于《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第415至421页)
    六大党章
    1928年6月至7月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党章共十五章,五十三条。六大党章基本保持了五大党章的基本内容,在结构上作了一些调整。六大党章较以前几部党章,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在第一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之一部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在第二章规定“凡承认共产国际和本党党纲及党章,加入党的组织之一,在其中积极工作,服从共产国际和本党一切决议案且经常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这是按照列宁建党思想对党员资格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在关于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方面,规定党员及地方组织要无条件地执行“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或本党代表大会,或党内指导机关所提出的某种决议”,并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得共产国际同意后召集之”。(全文载于《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第348至354页)
    七大党章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七大党章共有十一章七十条。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在党章发展史上第一次增加了党章的总纲部分。总纲是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纲领,是党章的前提和总则,是每一个党员“一切活动的准则”。总纲总结了党成立二十四年来的斗争经验,以简洁的文字阐明了党的性质与理论,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和特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二,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第三,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第四,更加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扩大党内民主和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作了详细的规定。(全文载于《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九册第569至577页)
    八大党章
    1956年9月26日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新党章根据执政党的特点,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党章对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作出了许多新规定。针对党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情况,强调“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此外,八大党章对党的组织机构也作了一些新的规定。如中央委员会除选举中央政治局以外,还选举中央政治局的常务委员会;党的监察委员会增加了要积极检查党员遵守党的章程、党的纪律、共产主义道德和国家法规、法令的状况;明确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等。八大党章还首次把“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写进党章。(全文载于1956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九大党章
    1969年4月14日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体现了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方针。九大党章背离了八大党章的正确纲领,在党章中肯定了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在总纲里充满了个人崇拜的错误。特别是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列入党章,这在党章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九大党章否定了八大已经明确的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党领导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在党员条件上,取消了党员权利和入党预备期,把八大党章规定的党员十条义务改变为“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五项接班人的条件。在组织原则上,取消了八大党章中关于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发挥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等条文,并取消了五大以来设立的党的监察委员会。(全文载于1969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十大党章
    1973年8月28日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继续了九大的“左”的错误,沿袭了九大党章的总纲和条文,只作了个别的修改和补充。由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败露,十大党章删去了九大党章中有关林彪为接班人的内容。十大党章继续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并且强调“这样的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全文载于1973年9月2日《人民日报》)
    十一大党章
    1977年8月18日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十年内乱以后的第一部党章。它恢复了八大关于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提法。在内容上与九大、十大党章比较作了较多的修改。譬如:在总纲及有关条款中增写了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在党的中央委员会,地方县和县以上、军队团和团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都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党要认真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政策等等。但是,由于十一大仍然肯定十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正确的,十一大党章没能清除“左”倾错误的影响,继续沿用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这些错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彻底的纠正。(全文载于1977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十二大党章
    1982年9月6日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部党章吸取了历届党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在七大、八大党章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而写成的,也是吸取了九大、十大党章的教训并彻底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存在的“左”的错误而写成的。十二大党章的重要特点是:第一,有一个比八大党章更为充实完整的总纲。总纲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对加强党的建设基本要求,对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发挥作用,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规定。对毛泽东思想,新党章在十一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础上,作了比七大更科学的表述。第二,新党章对全体党员、党的干部提出比过去历次党章更加严格的要求。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要求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等。第三,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了比较充分、比较具体的规定。而且吸取了历史教训,明确规定“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第四,新党章对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体制作了重要的改变和新的规定,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还要选举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还规定党中央只设总书记,不再设主席和副主席,“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第五,对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也作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另外,十二大新党章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全文载于1982年9月9日《人民日报》)
    十三大修正党章
    1987年11月1日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对十二大通过的党章部分条文的内容作了修正。修改部分涉及到十二大党章的十个条款,即第十一、十六、十九、二十一、二十二、三十、三十三、四十三、四十六、四十八条。
    十四大党章
    1992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共有十章,五十条。新党章是对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的进一步修正,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并将其贯穿党章全文。新党章在总纲部分,增加了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阐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是我们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前进的历史。把这一段历史写入党章,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新党章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载入党章,并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新要求。根据中央顾问委员会向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议,从十四大起,不再设立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顾问委员会。鉴此,党章删去有关顾问委员会的条文。(全文载于1992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十五大修正党章
    1997年9月18日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次修改党章集中在一个重大问题上,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章总纲在原来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述和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之后,对原来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加以调整补充,形成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修正后的党章对第三条第一款、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的文字作了相应的调整,规定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全文载于1997年9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十六大修正党章
    200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次党章修改工作,突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形势下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指导作用,坚持了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在保持党章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一些内容作了适当修改或补充完善。十六大对党章作了几项重要修改,第一、党章总纲部分,增加了关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第二、对党的性质作了进一步阐述。第三、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表述作了新的概括。第四、总纲中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增加了新内容。第五、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第六、对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第七、对党的基层组织的有关规定作了补充和修改。第八、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职责和任务作了补充规定。第九、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表述。第十、增写了党徽党旗一章,作为第十一章。
    70.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其基本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先进或落后,都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团结;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加速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不平等。
    71.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时期内的阶级斗争问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十分谨慎地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防止重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另一方面也要作好进行长期阶级斗争的思想准备,切实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对那些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社会活动上进行各种破坏活动的敌对分子,要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运用法律手段,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以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72.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原则是什么?
    1940年2、3月间,中国共产党在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后,中共中央认真分析了国内政治情况指出:在日本入侵的情况下,中日民族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仍处于从属地位,共产党的任务仍应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此,共产党创造性地确定了几条重要的策略原则:1.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最大限度地孤立顽固势力;2.在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应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3.在统一战线中斗争是手段,团结是目的;4、争取时局好转的同时,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的事变。这些原则对当时和此后中国共产党驾御复杂局面,处理棘手的问题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73.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怎么解释的?
    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大会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的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又做了进一步阐释。”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4.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策。首先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把它看作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宗教信仰自由的主要含义是: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其次是坚决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既不利用政权来推行某种宗教或禁止某种宗教,也决不允许利用宗教来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和社会生活等事务。无论信教或不信教,都应该而且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执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党和政府要求宗教界坚持爱国主义和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支配。
    75.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就是无产阶级如何组织和领导同盟军的问题,它是无产阶级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向一切敌人发动进攻的有力武器;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形式;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领导的根本保证。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只有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支柱,统一战线才能存在和发展。武装斗争必须以统一战线为基础,才能发展壮大。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则是党所掌握的两个武器,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中心环节。
    76.中共中央历任主要负责人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选举产生)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选举产生)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5年1月中共四大推选)
    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7年4月至5月中共五大推选)
    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选举产生)
    (注:1931年向忠发被国民党逮捕杀害后,由王明代理)
    中共中央总书记:博古(秦邦宪)(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洛甫)(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45年6月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69年4月中共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73年8月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追认)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1977年8月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7年9月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2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77.中共一大为什么会有两个会址?当时全国有多少党员?
    1921年7月23-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举行。会议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7月30日,大会正在进行当中,突然遭遇法租界巡捕密探的侦察,会议中止。8月1日,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并在那里闭幕,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机构。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北京--刘仁静、张国焘;上海--李汉俊、李达;山东--王烬美、邓恩铭;湖北--董必武、陈潭秋;湖南--毛泽东、何叔衡;广东--陈公博、包惠僧,还有旅日的周佛海。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党的发起人陈独秀、李大钊均没有参加会议,但会议还是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78.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是什么?
    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公开提出,引发了全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巨大的反响。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决不是一般哲学问题的争论,而是在思想上、理论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这场讨论的意义和作用是伟大而深远的。首先,它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其次,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拨乱反正准备了思想条件。
    7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江泽民在“5.31”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做到:其一、对社会主义民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改变仅仅把民主当成是一种工作作风的看法;公文思享公众号整理。其二、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必须与民族的政治传统相适应;其三、政治文明的建设,民主进程的推进,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其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四、民主政治的推进与法制的完善紧密相连,民主政治建设是法制建设的价值导向;其五、政治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80.怎样理解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邓小平说过,“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党章的性质、内容和产生程序决定了党章在党内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党章所具有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必然能够成为党的“根本大法”。
    第一,它是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党章内容包括党的活动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定,代表了全党的最高利益和最大利益,是这些利益的集中体现,实际上也集中了全党的意志、信念和愿望。
    第二,它是党内的普遍行为规范。毛泽东说过:政党就是一种社会,是一种政治的社会。党内有大量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有复杂的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问题。像整个社会需要确立法律规范一样,在党的内部为了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正确调整党内关系,也需要确定一种适用于所有党员的普遍行为规范,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党章就是这种规范的根本体现。
    第三,它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包含许多种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对象,都有相应的规则、规章、条例、制度。但是,党章却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或者称为“党内的基本法”。所有的其他法规,都是它的延伸或补充,同时必须服从或从属于党章。
    81.怎样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82.怎样理解“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要求?
    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了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科学化是民主化的前提,制度化是民主化的保证,制度化又是科学化的体现,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偏废,它们的不断推进和完善都对干部人才和领导班子的培养和造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为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三大历史任务”,解决自身遇到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所需要的组织保障指明了努力方向,为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供了总的指导方针。
    8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坚持和巩固党的先进性?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8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我们党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首先,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必须始终坚持我们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自身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人阶级的队伍在壮大,工人阶级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也在不断增强;其次,要积极稳妥地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加以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党在全社会的战斗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85.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政策调整?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争取一切可能的力量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去,12月,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宣布以“人民共和国”代替“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人民共和国”仍然以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同时容纳小资产阶级和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和集团。在民主革命阶段,不去没收富农的土地;鼓励和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于一切愿意抗日的人们,都给予合作;欢迎华侨资本家到根据地发展实业。“人民共和国”口号的提出,以及各项政策的改变,很快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影响,使党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86.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是怎样叛变革命的?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发生了严重的分化,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逐渐形成。新右派首先在思想理论上歪曲新三民主义,反对”三大政策”,1925年6、7月间,戴季陶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小册子,宣扬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学说,要求已经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在国民党二大上取得军政大权的蒋介石在1926年3月策划了针对共产党人的”中山舰事件”,并将实权在握的汪精卫排挤出去。5月15日,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提出了《整理党务决议案》,要求对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的任职进行限制,将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全部上交。1927年3、4月间,蒋介石在上海与帮会组织、帝国主义列强、国民党和国民军中的右派势力密商暴力”清党”事宜。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随后其它省份的国民党右派及军阀势力也将反革命屠刀指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87.新中国的国旗、国歌是怎样诞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它是由上海的一位工人设计的。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全国人民(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中国共产党)而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它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88.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外国政党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自己多年来与国外共产主义政党交往的经验教训,在80年代初提出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与外国共产主义政党交往的原则。“独立自主”是处理各国政党之间关系的核心;“完全平等”是处理党际关系的基础,各国政党不论是大党、小党,历史长短,执政与否,都应该完全平等,没有尊卑上下之分;“互相尊重”是处理党际关系的关键;“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是处理党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没有这一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和互相尊重就无从谈起。
    8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体可以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文化建设包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使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指导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建设将会一事无成。党的十二大正式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张。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90.新时期思想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1994年1月24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就是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就是宣传思想战线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指导人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是宣传思想战线要正确地把握形势,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就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宣传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和法规制度;“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是努力创作出更多的振奋人们精神、鼓舞群众斗志、凝聚民族力量、激发社会活力的优秀作品。
    91.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人民军队的建设工作。1990年12月1日,江泽民在总参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军同志都要尽心尽力,扎扎实实地抓好训练和管理,真正抓出效果来,使部队真正做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江泽民向全军提出的这“五句话”总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的总指针,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指明了军队建设的方向,提出了更高的建设标准。总要求提出后,在全军官兵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部队的全面建设。
    92.新时期党的对台工作方针是什么?
    力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方针。1995年1月28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根据”一国两制”构想,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八条意见: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利益;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93.为什么要在全国县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开展“三讲”教育?
    进入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我们党面临的新任务,迫切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1995年,江泽民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明确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要求通过”三讲”教育推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并对这次活动的基本原则、方式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次为期两年的”三讲”活动对提高全党干部的政治素质,加强党性修养,端正思想作风,增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具有重大意义,是在新的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探索。
    94.为什么要实行党政分开?
    政治体制改革,首先是领导体制改革。从我国建国以来的政治实践看,“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其原因是:党政不分不是提高或加强了党的领导,而是降低、削弱了党的领导,党政分开才能真正提高党的政治领导的水平和质量;党政不分使党政分散了抓好自身建设的精力,只有党政分开才能真正做到“党要管党”,使党委摆脱各种繁杂事务的干扰,集中力量抓好党建;党政不分使党委处于行政工作第一线,甚至成为矛盾的一个方面,党政分开,可以使党处在超脱的、驾驭矛盾和总揽全局的地位,从而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党政不分使党委自己成了行政工作的执行者,党政分开才能使党委真正能够履行监督的职能。
    95.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资产阶级自由化,无论最初作为一种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还是逐渐形成一股政治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崇拜西方国家的”民主”、”自由”,其危害诚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搞现代化,决不能搞自由化,决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内部就成了一个乱的社会,不是一个安定的社会,什么建设都搞不成了。”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实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96.为什么要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的角色正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在我国城市管理工作中实行了多年的”条条”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空白点”日益增多。这对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课题。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1999年9月,江泽民在视察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康乐小区时指出:”社区党建联系着千家万户,大有可为。”目前各大中城市正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97.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5年1月,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作了重要发言,尖锐地批评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实行单纯防御和在长征初期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长达4年之久的统治,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为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98.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历史特点,及时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及战略、战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发动和组织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使大量侵华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极大牺牲,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99.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方针,使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全会之后,党的各项事业开始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它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一个新的伟大历史时期的开始。
    100.为什么说党领导的改革是一场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这就揭开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教育全方位改革的序幕。其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不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根本性变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