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插秧歌》《大热五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3-2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杨万里戴复古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大热五首(其一)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注)①陶鎔:亦作“陶熔”,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写“田夫”“田妇”“小儿”“大儿”各司其职,可知农家生产是全家总动员,突出了插秧繁忙紧张的特点。
    B.杨诗中,有人招呼农人吃早饭并歇息一下,农人最后的答语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C.戴诗开头两句写尽夏日酷热炎蒸带来的灼人之感,三四两句紧承前两句,表达炎热熔化了万物,怎能不惹人怨恨?
    D.戴诗七八两句写六月劳作的辛苦,可与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相媲美,语言通俗质朴,贴近农人生活。
    14.请简析这两首诗构思和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答案:
    13.C“三四两句紧承前两句,表达炎热熔化了万物,怎能不惹人怨恨”理解错误,诗歌前两句写暑热,但三四两句却突然转出新意:“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这里突出强调了“炎热”之功:陶镕万物,使之成长。这一转折,从大处高处着眼,把人的“怨”从个人范围中解脱出来,反倒应该感谢这暑热让万物生长。在全篇中,这是一个关键。有此一转,下面的内容便如顺水之舟,乘流直下了。
    14.①都是开篇点题。杨诗开篇直叙插秧其事;戴诗开篇直接描写天气的炎热。②都使用了比喻手法。杨诗将农人的穿戴比作士兵的装束,突出劳动的紧张;戴诗将天地比作炽热的大窑,为后文农人的艰辛蓄势。③都借天气凸显农人的辛劳。杨诗借雨天来表现;戴诗借炎夏来表现。④都有对田间劳作的直接描写。杨诗前三联描写一家人插秧的场景;戴诗七八句描写了炎夏水田劳作的情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