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李敬业,英国公勤孙也。少从勣征伐,有智勇名。历太仆少卿,袭英国公,为眉州刺史。嗣圣元年,坐赃,贬柳州司马。客扬州,失职怏怏。 ②时武后①既废中宗为庐陵王,又立睿宗,实亦囚之。诸武擅命,唐子孙诛戮,天下愤之。敬业等乘人怨,谋起兵,先谕其党监察御史薛璋,求使扬州。及至,令雍人韦超告扬州长史陈敬之反,璋乃收系之。敬业即矫诏杀敬之,自称州司马,且言奉密诏募兵,讨高州②叛酋。即开府库,释系囚、役工数百人,授甲,斩录事参军孙处行以徇。乃自领扬州大都督,前盩厔尉魏思温为军师。旬日,兵十余万。传檄州县,疏武氏过恶,复庐陵王天子位。楚州司马李崇福率所部三县应之。 ③武后遣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兵三十万往击之,敬业问计于思温,对曰:“公既以太后幽絷天子,宜身自将兵直趋洛阳。山东、韩、魏知公勤王,附者必众,天下指日定矣!”璋曰:“不然。金陵负江,其地足以为固。且王气尚在,宜先并常、润为霸基,然后鼓行而北。”思温曰:“郑、汴、徐、亳士皆豪杰,不愿武后居上,蒸麦为饭,以待我师。奈何欲守金陵,投死地乎?”敬业不从,自引兵击润州,下之。思温叹曰:“今敬业不知扫地度淮,率山东士先袭东都,吾知无能为也!” ④武后又使黑齿常之将江南兵为孝逸援,进击。后军总管苏孝祥率奇兵五千夜度击敬业,孝祥死,兵溺者过半,孝逸军退守石梁。有鸟群噪敬业营上,监军御史魏真宰曰:“贼其败乎!风顺获干,火攻之利也。”固请战,遂度溪击之。敬业置阵久,士疲,皆顾望不正列,孝逸乘风纵火逼其军,军稍却。敬业麾精兵居前,弱者在后,阵乱不能制,乃败,斩七千余级。敬业轻骑遁江都,悉焚其图籍,携妻子奔润州,潜蒜山下,将入海逃高丽,抵海陵,阻风遗山江中,其将王那相斩之,凡二十五首,传东都,皆夷其家。中宗反正,诏还勣官封属籍,葺完茔冢焉。 (节选自《新唐书》) 注释:①武后:武则天。②高州:在今广东省。 2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璋乃收系之 (2)敬业即矫诏杀敬之 (3)自引兵击润州,下之 21.以下选项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失职怏怏B.敬业问计于思温 C.今敬业不知扫地度淮D.率山东士先袭东都 22.以下各组句子中句式不一致的一组是( ) A.①唐子孙诛戮 ②契丹犯京师 B.①苏孝祥率奇兵五千夜度击敬业 ②琵琶之新声怨切者 C.①敬业问计于思温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D.①将入海逃高丽 ②布教施令,有亏礼典 23.以下加点字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欲以客往赴秦军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4.以下加点字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贼其败乎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其如土石何 C.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5.把第②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旬日,兵十余万。传檄州县,疏武氏过恶,复庐陵王天子位。 26.李敬业年少时即“有智勇名”,试结合李敬业夺取扬州的举措,对此进行分析。 27.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述李敬业战败的直接原因。 答案: 20.(1)逮捕;(2)假托;(3)攻下、攻占 21.B 22.A 23.D 24.A 25.十天,兵力达十多万。到各州县传布檄文,条陈武则天的罪恶,恢复庐陵王天子之位。 26.(1)懂得民心向背,善于利用民怨;(2)善于周密谋划;(3)招募士兵,扩充军队 27.监军御史魏真宰请战用火攻,李孝逸纵火逼近李敬业的军队,导致军中乱了阵脚,败势不可控制。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薛璋就逮捕囚禁了他。收:逮捕。 (2)句意:李敬业就假托皇帝诏书杀了陈敬之。矫:假托。 (3)句意:攻下了它“润州”。下:名词作动词,攻下、攻占。 2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失职:古义,指不满于他的职务;今义,没有尽到职责。 B.问计:询问计谋,古今同义。 C.扫地:古义,完全丧失;今义,清扫地面。 D.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故选B。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被动句,“被杀戮”;没有特殊句式。 B.两个都是定语后置句,“五千奇兵”“怨切新声” C.两个都是状语后置句,“于思温问计”“以孝悌之义申之” D.两个都是省略句,“逃(于)高丽”“有亏(于)礼典”。 故选A。 2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的“以”是动词,“带领”之意。 A.介词,凭借。 B.介词,用、拿。 C.相当于“而”,表并列。 D.动词,用,做。 故选D。 2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的“其”,表推测语气,“大概”。 A.表推测语气,“大概”。 B.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C.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D.表祈使语气,“一定”。 故选A。 2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有:旬日,十天;传檄,传布檄文;疏,分条陈述;复,恢复。 26.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首先理解“有智勇名”,意思是,有智勇双全的名声。然后结合夺取扬州的举措分析即可。 由“敬业等乘人怨,谋起兵,先谕其党监察御史薛璋,求使扬州”可知他善于利用民心;由“敬业即矫诏杀敬之,自称州司马,且言奉密诏募兵,讨高州叛酋”可知他善于谋划;由“开府库,释系囚、役工数百人,授甲,斩录事参军孙处行以徇。乃自领扬州大都督”可知他善于抓住机会招募士兵,扩充军队力量。这些举措充分体现其大智大勇。 2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监军御史魏真宰曰:‘贼其败乎!风顺获干,火攻之利也。’固请战,遂度溪击之”“孝逸乘风纵火逼其军,军稍却”“敬业麾精兵居前,弱者在后,阵乱不能制,乃败”可知,李敬业的军队是因为遭到了火攻,致使军中混乱,不可控制,最终失败。 参考译文: 李敬业,是英国公李勤的孙子。年少时跟从李勣征战,有智勇双全的名声。任太仆少卿,袭爵位英国公,做眉州刺史。嗣圣元年,犯了贪赃罪,被贬官任柳州司马。客居在扬州,不满于他的职务,怏怏不乐。 当时武后已经废除中宗帝位作了庐陵王,又立了睿宗,实际也是囚禁他。各位武姓官员专权,唐姓子孙被杀戮,天下人为止愤怒。李敬业等人趁着民怨,谋反起兵,首先告诉他的党羽监察御史薛璋,请求到扬州任职,等到到了,就让雍人韦超上告扬州长史陈敬之造反,薛璋就逮捕囚禁了他。李敬业就假托皇帝诏书杀了陈敬之,自己做了州司马,并且说自己是奉皇帝密令招募士兵,讨伐高州叛贼首领。就打开府库,释放囚徒、杂役几百人,授予甲胄,斩杀录事参军孙处行来示众。于是就自己兼任扬州大都督,先前的盩厔尉魏思温做军师。十天,兵力达十多万。到各州县传布檄文,条陈武则天的罪恶,恢复庐陵王天子之位。楚州司马李崇福率领所统帅的三个县呼应他。 武则天派遣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率兵三十万前往攻打李敬业,李敬业向魏思温询问计谋,魏思温回答说:“您既然认为是太后囚禁天子,就应该亲自率兵直捣洛阳。山东、韩、魏各国知道您是起兵救援君王,归附的人一定很多,天下很快就能平定。”薛璋说:“不能这样做。金陵依赖长江,那的地方足够坚固,而且王气还在,应该先占领常州、润州作为称霸的基业,之后再大张声势的向北进军。”思温曰说:“郑州、汴州、徐州、亳州的士人都是豪杰,不希望武则天在上位,准备好了饭食,等待我们的军队。为什么要据守金陵,置身死地呢?” 李敬业没有听从,亲自率兵攻打润州,攻下了它。思温感叹道:“如今李敬业不知道完全地度过淮河,率领崤山以东的士兵先袭击东都洛阳,我知道他不能做什么了!” 武则天又派遣黑齿常之率领江南士兵作李孝逸的后援,进攻李敬业。后军总管苏孝祥率领五千名奇兵连夜渡水攻打李敬业,苏孝祥战死,溺水而死的士兵超过一半,苏孝祥的部队退守石梁。有鸟群在李敬业军营上空聒噪,监军御史魏真宰说:“贼人大概要失败了吧!顺风天气干燥,这是用火攻打的好时机呀。”坚决请求出战,于是渡过溪水攻打贼军,李敬业打仗时间久了,士兵疲惫,都左顾右看不成行列,孝逸趁着风势放火逼近李敬业的军队,军队渐渐后退。李敬业部下精兵在前面,衰弱的士兵在后面,行阵混乱不能控制,于是大败,斩杀了七千多人。李敬业骑马逃到江都,全部焚毁地图兵籍,带着妻子孩子逃奔润州,藏在蒜山下,将要从海上逃往高丽,抵达海陵,被大风阻挡在遗山江中,他的大将王那相斩杀了他,总共二十五人的首级,传送到东都,把他们全家都杀尽了。中宗回复帝位,下诏书回复李勣官职封地户籍,修葺完善坟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