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卷 以下任选一题,文体不限,字数1000字至2500字(诗歌20行以上),时间120分钟。 1.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祖国给我们安宁,父母给我们生命,老师给我们知识,同学给我们情谊,朋友给我们帮助……我们安享着和平的阳光雨露,我们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沉醉于春花秋月的美好……然而,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你曾感动于身边的某个人、事、物,甚至会在心里想一想,该如何报答他(她、它)? 请以“拿什么回报你”为题写一篇文章。也可根据题意自拟标题。 拿什么回报你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 蔡璇 一汀烟雨杏花寒。四月了,天还冷着。清晨薄薄的水雾在交错杂乱的草丛中氤氲蒸腾,又伴着老人们晨起锻炼的脚步消失不见。 我的心里空落落的。楼下老人交谈的声音夹杂着不时的爽朗笑声飘进我的耳朵。透过窗一瞥,他们在如盖的树下打着太极。此情此景,似是熟悉,却又陌生。它让我想起了故乡那片绿荫…… 说走便走罢。 车里放着陈瑞的《秋草黄》,很悲伤的调子。我不禁想起有你的日子。那时,连喝的茶水都是甜的,是如今再也找不回曾经的味道。味道这东西,写在纸上,就成了相思;流进胃里,就成了乡愁。 歌唱完了,便到了故乡。站在村头田埂上眺望,麦浪依旧,小草仍青,新栽的树不如以前那般葳蕤茂盛。只一树浓,一树淡,一树青,一树绿。众多的身影中,却是不见你。我叹了口气,走了段路,有一个稍大的树桩,那里有你存在过的痕迹。我靠着树桩坐下,轻抚纹理。回忆与你的点点滴滴,我该拿什么回报你? 拿什么回报你,以我的金色童年?自记事起,你就巍巍然伫立。枝繁叶茂衬托着你,星星点点的花点缀着你。每当你绽开花苞之际,一丝丝,一缕缕,美妙的甜意浸润在心头。木门渗着香,萝草围满墙。我围着你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靠着你的读启蒙书,枕着你做一个泛着花香的梦,倚着你啜一杯蕴满温香的茶……不经意间直视你的枝干,发现自己又能看到更高的一块斑驳凸起,你带给我的,总是惊喜。 那时的傍晚,常搭戏台。我站在你身旁,找个视野极好的地方,静静地听。“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到最后都付与断井颓垣……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你也是听过不少的。家人对听戏没什么兴趣,只有你,陪我聆听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待到最后一丝晚霞血色如胭堙没残阳,我再倚着你,细细回味…… 拿什么回报你,以我赤色的少年?时常在空闲的周末回来找你,或执一本书背靠着你,感受包裹着你的淡香的缱绻的风,“坐观壁悬绪绪三尺水,行摇千山毓秀惊云飞”。倚着你,读《杜甫传》,读《唐诗宋词选》,倒是清静而闲适,仿佛时间只余你我,似是真应了庄子那“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了。 间或有压力大而烦闷之时,或是与旁人闹了不愉快时,便一边在心中慨叹“倦鸟长鸣归巢,何处,何处有枝待驻足?”一边溜回来投入你坚实的怀抱。谁说草木无情,你总肯听我倾诉,摇动枝叶,用丝丝缕缕的馨香抚慰我。“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而你带来的风,更温柔,更醉人。 拿什么回报你,我的避风港,以我儿时的珍贵回忆?我愿用永久的陪伴报答你。然而,你终究只是一棵槐树,你的清香挡不住人们破坏的欲望与冷刀利刃的无情。我抱着你,可这一次,却终究留不住你。我看你痛苦地地挣扎,看到你绝望地颤抖,看到你熟悉的躯干轰然倒地。我听到闲花落地之声,暮昏相交,黑暗吻过光耀……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那是漫长的黑夜。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狠心伐去村子里陪了大家许多年的大树,不明白为什么将你与你的同伴们弃之不顾,我只是想,我终究无法回报你。后来奔忙,后来失望,后来彷徨,后来他乡即故乡,在辗转的途上远望,望不见你的模样。都道人生路上几知己,本就如萍聚,浓烈的终究变淡,承诺的终将逝去。但你不会,我的知己,我的情结,我的回忆,我终于又见到了你,我终究会报答你。 从布满岁月划痕的树桩旁起身,我看着曾经的你。我知道,我们遭遇并非唯一,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个我和你。人们仍未认识到,他们已造成许许多多你我这般的分离。不过没关系,现在,我来报答你。 拿什么报答你?我扫视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微微一笑。 那便种树吧,种得绿叶成荫,像你。 (指导老师:徐书锋) 【点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这一腔真挚在小作者的笔下也显露无疑。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常忆常新,小作者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摹故乡的一树青绿,一树浓淡。“树”的根系在地下,小作者的根系在乡里,在那萦绕心间的记忆。时间的流逝是冲洗不尽小作者的原乡情结,在岁月的辗转迁徙里沉淀发酵并藏在灵魂深处。在触目令人心痛的现状时,“我”决意用一生来回报你。本文荣获决赛一等奖。 2.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分别选择一个,组成“甲如乙”的比喻形式,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 甲组:数学 语文 同桌 老师 网络 乙组:草 树 铁 石 雨 河 网络如河 □ 章佳妮(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高三) 一条河决堤了。 狂涌的洪水裹挟了纷杂的泥沙淹没了人们的情感,泛滥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网络就是这样的一条河,深不可测。 我看到人们撞上暗礁,鼻青脸肿,四仰八叉,可没有人愿意爬起来;我亦看到人们遇上旋涡,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可人们仍继续随波逐流。 我感叹这河,感叹这河中的人。 我看到传统美食前驻足的年轻人愈来愈少。他们更多地关注网络上的人气排行榜,选择“网红之最”。奇形异状的食物穿上色素香精制成的艳俗的长袍,诱惑着一个个年轻人追逐的双眼,让他们的胃袋里装上同精神食粮一样匮乏的营养。他们的鼻子多久没嗅过巷子深处的面条香了?他们的味蕾多久没有因为鲜花饼而绽放了?网络排行榜的潮流没有冲走他们的食欲和食物,却冲尽了他们的食“品”。 “摔碗酒”火了。前去酒肆买酒的人在网络上瞥见,便躁动着纷至沓来。油光满面表情浮夸的男子故作潇洒地饮完了酒,甚至做作地把碗朝地上一掷,竟引来群众有意无心的高声喝彩,嗓门奇大的女人在一旁一边录着视频,一边用着几乎是吆喝的分贝解说着全程。视频一发送至网络上,立刻引来众人纷纷“点赞”。冗杂的小视频为人们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刺激点,消磨着人们深度思考的能力与耐性。而且“点赞”之后,人们留下的浅浅印象立马又被接下来的汹涌的河流无情地冲走。 若人们追随美食排行榜尚抱着一种尝鲜猎奇的态度,但对那么拙劣的仿古行为,竞相点赞,这就不是无所谓的了。 那故作姿态而掷碗的男子,你的心中可当真升起一股豪气?我只记得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一碗酒饮罢凛然赴刑场;我只记得单枪匹马的杨子荣,酾酒告别战友踏上威虎山;而点赞的人们,你们心中可有半点的感触?还是你们本如酒一样浓烈的感情与情怀,被这网络的波流冲淡了呢。 加缪曾说:“过于统一的论调背后往往是谎言。”人们在网络时代,跟随着流行风向,追随着明星产品,评论点赞同样的话语——如此统一,人们想隐藏什么谎言?我想,这个谎言虚无缥缈,人们想隐藏的是自己的心在网络中浸泡发皱、空虚贫乏的惨痛真相。 在那没有网络的日子里,明有奇巧人王叔远以径寸之木,刻苏东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于核舟上,文人魏学洢赞叹巧匠,而非简单点赞评论“真像啊”;普鲁斯特会得空尝到一块被茶水泡过的小玛德莱娜,感受到在舌尖奏响的生活与生命的美妙律动,并不是立刻发朋友圈求关注……没有网络的日子里,人们的感知会格外敏锐与深刻。 可我仍然知道,在每个城市,依然会有深夜的饭馆与酒吧,人们依然会在这些地方收获独特的触动,会因偶尔尝到家乡之味鼻头发酸,会因一首沧桑的歌曲有感而泣……而在每个乡村,孩子们依旧在庭院中望月亮、数星星,老人们会依旧手摇蒲扇悠闲品茶…… 人们身处网络,可以在它的纷繁中迷失,亦可以在清醒之余对其进行有效利用。错在网络吗?当然不是。错的是我们——所有未能清醒审视自已就纵身跳入河中的盲从者。网络的堤,是我们自己推倒的。 我们应当在手机屏幕这方寸之地依旧可以抒真情,以我手写我心,在交往中提升着感情;我们应当有思辩的能力,在河流中撷取富有正能量的网络内容,而不要被过往烟云的娱乐遮蔽了双眼,让宝贵的时光流逝。排行榜排不出文化的重量,小视频录不出生活的渴望,点赞点不出人情的芬芳。 而今的网络,是一条浊流的河,我们要秉持着清澈的心,让浊流不再污染海洋,而是淘掉河中的淤泥,分流成潺潺小溪,滋润每个人的心田。 (指导老师:苏爱红) 【点评】 作者根据命题选择了把网络比喻成河,这一组合便找到了写作的一个最好的切入口,两者之间联系起来,自然形成文章布局谋篇的思路。文章以“一条河决堤了”,巧妙地引出了“网络就是一条河”的比喻主题,尽管列举网络生活事例的论述不够贴切,“如河”的现象表达得不够充分,但真实可感,耐人寻味。本文被评为现场决赛特等奖。 ■B卷 以下任选一题,文体不限,字数1000字至2500字(诗歌20行以上),时间120分钟。 1.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诗歌体裁多种多样,诗的内容包罗万象,诗的风格气象万千。诗歌具有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特点,所以常常被看成文学的代名词。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一定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充满诗意的境界,找到值得歌哭的故事。请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组合成“( )如诗”,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 祖国 故土 街市 校园 远行 街市如诗 □ 徐道宸(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三) 当严正和多年未见的朋友老李的目光交会之时,他并不知道几小时后白炽灯下的挥手告别,会和萦绕他许久的梦境连为一体,赐他新生。 傍晚时分,严正在咖啡厅里瞥见了窗外的老李,一阵叫喊和寒暄后,严正发现这位大学的朋友已然苍老了许多。老李高兴得很,连忙不迭地邀请严正: “去我那边聚聚嘛,老街,热闹得很!” 严正点了点头,心里却泛着波澜。 十年之前了吧,严正和老李曾骑行去青海。年轻人满是快要溢出的活力,周边的世界太小,不够填入他们诗歌的一句。远行,远行,只有走远了,才能看清自我,才能释放压抑的诗情。 严正对此坚信不疑。他也曾以为老李和他是同一种想法,是同一种追求诗意的人。 严正看见他油光满面的脸,听见他并不文雅的话,不知为何想起了老李写过的一句诗: “多久前的秋天/我躺在田垄上/盼望着下一个秋天。” 搭着老李的车,严正很快到了目的地。这是老城区一条狭窄的街巷,两边满是小吃店,小贩们叫喊着,人群嘈杂着,严正摇上了车窗。店铺上各色的招牌,在夜晚发出大红大绿的光;有的不住闪烁,显出了混乱的格局。一群男人光着膀子坐下吃饭,桌上桌下堆着或立或倒的啤酒瓶。 最终他们在一个露天烧烤店边停了车。店的门面上有一颗巨大的白炽灯,像个月亮,严正想起了他和老李在青海,老李在月亮下冲他挥手致意,后来,这个场景常在严正梦中出现。 点了餐,买了酒,他们在一处座位上坐下。 “近些年干吗呢?”老李问。 “小记者,跑新闻的。”严正轻叹口气。 “呀!你没当专职作家!”老李顿了顿,“好嘛,后来我也没做出啥名堂,就教个书,初中,挺自在。” “没写几本诗集出来?” 老李没接话,笑了笑。 他们吃着烧烤,聊聊家常。严正有些不自在,油烟味和人声让他感觉陷入大地,让他离月亮远了。旁边又坐来一家三口,小孩子不停地哭,着实令严正烦闷。 老李看了看那一家人,投去了一个和善的微笑,轻声笑着说:“小朋友,别哭,叔叔给你唱歌。”转头冲前台大吼,“老板!吉他!” 老李拿了吉他,一扫弦开始唱歌。小孩子渐渐停止哭泣,周围人说话声小了,都转头向严正这桌看去,严正微笑了,他想起了大学时老李在晚会上的表演。 人群又开始了骚动。一个小伙子走过来,惊喜地说:“李老师……没想到在这儿能见到您……” “你学生?”严正问老李。 “我读者。”老李冲严正一眨眼,又朝小伙子笑笑。 “秋天哪,我等着下一轮秋天。中年呀,谁说诗情输与少年。”老李唱着他自己的歌,动情地唱,洒脱地唱。严正犹如浑身过电一般,他轻轻地战栗着,努力抑制着快要溢出的眼泪。 吃饭的人们都看着老李,轻声议论着,有的用手打着拍子,或拿着手机录像。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隔壁的一群大汉喝着酒饶有趣味地听,小孩子们嬉笑着跑来,摸摸老李吉他的音箱,又叽喳着跑走。直到一位年轻姑娘替下了老李,他把吉他递给那姑娘,老街里冲撞的沙哑男声就变为回荡着的清澈女声。 “看,这里果然热闹吧。”老李红着脸大声说。 “不错……跟我想的不一样……” “你看那烧烤的小伙,人家钢琴可棒呢,路边那卖包子的胖子,看见没,光头那个,哎——我最爱跟他唱歌,老街虽老,可也挺有味道。” 严正再头昏脑涨环顾四周,的确,街市虽小,可每个人都是真实的,并不整洁的街市好像——更像我们生活的样子吧。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努力生活着,市井之中的人情味才是生活的本真。 吃完烧烤后已经晚上十点了。他们正准备离开时店老板喊道:“车先放我这儿,你们俩喝了酒,都走回去吧。” 路上人已经很少了。走着走着老李说:“别觉得这地方俗。嗨!你就不能觉得俗!俗人才总觉得这儿俗那儿俗。以前,咱俩都错了。真正有诗意的地方就在脚下,就在每个平淡的日子里。” 严正若有所思地点头。店铺开始准备关门。风从远处吹来,是那种柔软的风,严正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他从未感到生活如此宏大,如此细密,每时每刻都像平凡的史诗。 严正转过头,老李正站在灯下,那灯大得像个月亮。老李说:“年轻像远方的山河。中年像普通的街市;多少年了,有梦就做啊,别等了,就在这儿。” 诗意的风从远方的山海吹向街市,抚过严正的脸。这风挟来的烟火气让严正重新相信诗和诗意。 老李在灯发出的白色亮光中冲严正挥手致意,十年前的场景同当下交织,老李笑着。严正在本不该哭泣的年龄大哭了起来,他坐在寂静的街市的地面上,又躺了下去。 广阔的大地上一处小小的街市,严正伏在地面想赞美如诗的街市,歌哭孕育诗意的每一刻生活。 (指导老师:王 娟) 【点评】 选择写这个题目一般都写成了记叙抒情议论类文章,但作者独辟蹊径,以小说文体成功地完成了命题,选材新颖独特,构思精巧,情节自然,语言得体,通过人物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主题,可谓出手不凡。小说开篇直接从两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严正和老李街头偶遇入题,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很好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接着开始追述十年前两人一起骑行去青海寻求诗意生活的情景,如今他们只能感叹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巨大,身处在嘈杂环境极为不适应的严正在老李的感染下,终于在尘世的烟火中发现诗意的生活原来就蕴藏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每一种平凡的生活中。至此,小说不仅恰到好处地完成了“街市如诗”这一写作命题,而且更深一层挖掘出了生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文学表达的驾驭能力和深入思考生活的能力。本文荣获现场决赛特等奖。 2.美国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曾经率领湖人队获得了NBA总决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比说:“获得第二名,只能说明你是头号输家。我要做最好的,没有其他选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怎么看待第二名?你有没有过获得第二名的经历?请围绕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第二排的英雄 □ 尤姝懿(山东省临沂商城实验学校高二) 我从来未感受过这样令人窒息的阳光。 第二,第二,又是第二!我蹲在地上,任凭七月的燥热侵袭我,眼泪一滴滴滚入脚底的灰色水泥,又顷刻蒸发殆尽,不留下一丝痕迹——正如我之于这个世界,我想。 “比赛输了吗?没事的。”母亲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晚上我们带弟弟出去玩,你自己做饭吧……”电话断得仓促,滴滴的电流声仿佛我的心跳,不断地提示我:呵,在家你也是那个第二名,唯一作用是在奶茶第二杯半价时给弟弟凑个人头。 我站起身来,迎向那刺眼的阳光。我不甘,我废寝忘食精心准备的演讲输给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妹;我不甘,我所有的汗水和心血似乎都被失败吞噬,得不到回报;我不甘…… 盛夏恼人的鸣蝉吸足树的汁液,一唱一和地嘲笑我。 应该找个避难所逃离这份难堪了。 于是我走进了剧院。剧院里演的是音乐剧《唐吉诃德》。人很少,这个年头人们似乎对音乐剧并不怎么感兴趣,我的座位在第二排,紧挨着一位穿黑色背心的女人。她很白净,肩背挺拔,气质出挑,只是长相略显寡淡,鼻梁边散有雀斑。像是《红楼梦》中的李纨。 我熟悉她。我是这里的常客,每逢郁闷之时,我总爱来这里。在这个球状的黑色空间里,我可以放肆地笑,大胆地哭,毕竟“艺术是疯子的文明”。我每次都会见到她,她总坐在那个地方,淡然地,挺拔地,像希腊浮雕里的女神。巨幕拉开,灯光亮起,舞台上堂吉诃德与女主角正放声歌唱。他们光彩照人,神采飞扬,宛若上帝的宠儿。可我突然听到有人轻声跟着唱,一样悠扬,一样动人心魄——是那个女人!我望向她隐在暗中的脸庞,那如黑曜石般纯净的双眸。那里没有艳羡,只有沉浸于艺术的幸福和满足。“可这是新剧,她怎么会唱呢?”我喃喃自语,心中的疑惑不断地膨胀。 一曲剧终,看客纷纷离场,她却久久坐着,似在回味。我问她:“您怎么会唱?这可是首映。”她笑了笑,说:“我是B角。” 她竟是B角。 我被这句话钉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你会不会不甘心?明明你也很棒,却要坐在台下看他人闪耀。”我急切地问。似乎想在那静谧中找出一丝破绽。 “不会,”她笑了,“B角也是堂吉诃德,B角也是‘英雄’啊!” 观众席的灯蓦地亮了,我眯起眼,却意外地将她看得一清二楚,那鼻梁边的小细斑灿若星辰。一分自心脏而走的清透随着奔流的血液冲向我的四肢百骸那积压的阴霾灰飞烟灭。我感到有什么东西在破土而出。 我懂了,懂了,无论第二还是B角,都只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它不是血肉,更不能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为何要为一个代号郁闷,我还是我,无论名次如何。 我参加比赛,是因为我这方面技艺超群,是因为我想见识更多技艺超群的人,我第一、第二,都不能改变我优秀的事实。比赛,从来不只是为了拿奖,而是为了发现。而如今多少人,功利盈心,只以输赢论英雄,却忘了比赛的初衷和真谛。 因为热爱,所以出众,所以赛,所以发现自己,发现天外天,所以有目标可远行。我们要学会为比赛本身幸福,为热爱本身奋斗,为他人鼓掌。 第二名也优秀,第二排也是英雄。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只知逐胜,为了争夺第一服用兴奋剂葬送自己的未来;为了争夺第一而作弊,用谎言捏造光荣;为了争夺第一不计手段伤害对手,拿恶意换取成功…… 我们不要被第一的魔咒所禁锢,而应发现自己,享受“第二”的优秀。第二名的意义在于追逐,在于自觉,觉察到更好然后从容前行。 我走出剧院,拿出手机:“妈,弟弟想吃什么零食吗?我给买。”“好,好,你买的,弟弟都喜欢!”母亲难掩欣喜的声音传来。我笑了,顺手给获奖的学妹朋友圈点了个赞。 阳光正好,我想起了那个B角,那坐在第二排的英雄。 你看,眼前皆灿烂。 (指导老师:李先梓) 【点评】 作者从排名第二而受打击写起,在自卑和不甘中走进剧院却无意中邂逅B角。一番颇具艺术性的对话,令小作者豁然开朗,懂得了“第二名也很优秀”“第二名的意义在于追逐”的道理。文章紧扣命题,虚构合理,描写与论述相辅相成,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较好地表现了主题。本文荣获现场决赛特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