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贾至 五、古代诗歌阅读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送李侍郎赴常州 [唐]贾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当时被贬谪到瀛州为官。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白居易《赠元稹》诗中有“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筠:竹。 14.对两首诗歌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上片写岁月如流,与友人分别虽已三年,二人情谊弥坚。此次久别重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般和煦。 B.苏词下片切入送别主题,用“淡月微云”一句营造了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的基调。 C.贾诗首句写眼前景色,点明时令气候,营造凄凉气氛;第二句转言地理,从临别延伸至别后,点明一路涉水跋山的艰难。 D.贾诗语言质朴自然,但情感真挚动人。虽为绝句,但抒情方式多样,既有情景交融的间接抒情,又有直抒胸的直接抒情。 15.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4.B“奠定了全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的基调”错误。苏词这首送别词中的“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故“奠定了全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的基调”判断有误。 15.相同之处:两首诗歌均以送别为题材,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同之处:苏词①用“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两句,赞扬了友人面对贬谪依旧淡泊、坚贞的品格。②词末尾用“不用翠眉颦”等句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慰勉。 贾诗①一、二两句写送别当下的凄凉气氛,之后设想别后路途艰难,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②三、四两句无论是今日送别时“尽醉”还是明朝别后“相忆”都表达了作者面对离别的苦痛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